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落叶归根(新韵)
·农家新貌
·刘恩庆七绝两首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4月
·望峰楼近稿·贵州拾韵
·金陵春光
·傅瑜诗词小辑
·隋祥云诗词一组
·蔷薇花
·曾林七绝两首
·黄曼妮诗词两首
·武发俊七绝两首
·王建华诗作两首
·赵彦久律诗一组
·谷雨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一心要写吾真
一心要写吾真
 
——李树喜诗词读后
 
                宋彩霞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抒万般情,拓万丈胸”。树喜的诗词集,正是其诗、其人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找不到些许的矫饰和造作。或游历、或感遇、或伤时、或相思、或怀旧、或论道、或禅悟,作者都是直抒胸臆,坦陈心扉。动真感情,说真心话,写真性诗,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最基本的条件。用树喜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李杜堪师不仿,一心要写吾真。”
 
树喜诗的第一个特点:寓情辽远深邃
 
     他对人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进行过深层的思考。他的诗词或以史为鉴,或直指时弊,评估论今。其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追问,闪射出理性之光,辽远、深邃。在他的《无题四则》体现的淋漓尽致:
 岁老春浓紫气熏,此身尚有未招魂。心中旧事还新事,梦里山深与海深。
 怯酒有时还醉酒,惜春多半是伤春。落红簇簇真如昨,人不送花花送人。
 
 长忆黄昏古渡头,骊歌轻解木兰舟。镜中华发理还乱,醉里豪情放且收。
有刺有花皆是路,无风无雨也成秋。彩云又照当时月,人在江南第几楼!
 
 莫道东风弯不直,跋山涉水太参差。江南已遍橙黄果,雁北犹然残雪枝。
欲把炎凉说世事,莫如诗酒唱相思。乱红又落潇湘馆,可有新愁似旧时!
 
     滚滚红尘色不空,香车宝马画桥东。几番温冷冬春异,别样忧丝远近同。
梦里新愁翻旧纸,醒来老酒醉西风。蓬莱多少黄昏雨,洒向无边寂寞中。
诗发乎情,方能感人之情与撼人心魄。树喜这四首,用一步三折、“心中旧事还新事,梦里山深与海深。 怯酒有时还醉酒,惜春多半是伤春。”、“镜中华发理还乱,醉里豪情放且收。”、 “滚滚红尘色不空,香车宝马画桥东。几番温冷冬春异,别样忧丝远近同。”采取写实手法直指人心。把人生诸多的彷徨、感慨以及对风雨、温凉的认知,用“莫道东风弯不直,跋山涉水太参差。”一句挽断。正是在这种启示下,诗人写到:“有刺有花皆是路,无风无雨也成秋。” 与苏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风雨任平生”异曲同工。诗因景寄情,情景交融,沉郁苍凉。却又因情感与景物的融合,才显得豪迈阔大、高远。
     诗言志,我以为树喜诗的本质。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把这种志向的高远深邃,融于他的诗词中。他的诗词题材广泛,笔墨酣畅,气势飞动,无论是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中,还是在人生感叹、乡村田园、居家过日子、咏史咏物的作品中,都寄托了他的辽远和深邃之情。他在书豪情写壮志,抒发不得志的忧愤时,不写愁肠百结,失意万缕。而是巧妙地写道:梦里不知处,琴弹流水,酒醉琼瑶,浪卷江东。  既今宵春好,莫论前程说甚愁生丽句,病酿佳人,怒起英雄! 似南朝曲调,又怎堪听!  月冷,二十四桥烟波,最早秋生。年来不记归程,便寒星残斗,竟向谁明! 凭手机电脑,雕刻心情。任伊妹儿, 链结天涯地角,拷贝绿惨愁红; 回眸处,心事叮咛,望长天,云断孤鸿。逍遥界,莫辨蝶鹏。飞行,看湖海一勺,云霞一把,乱山一丛! 猛省,当今歌舞世界,谁问廉冯!三十六招醉剑,夜挑孤灯。”——《自度曲:梦逍遥 》其《八声甘州之甘州》云:“把一支玉笛走阳关,金风下凉州。见秦时明月,汉家酒井,西夏残楼。昔日羌戈胡马,云影未淹留。新起丹霞阵,艳压城头。不似前番梦境。则斜阳巷陌,浅喜深忧。对星移物换,思绪迥难收。叹耆卿,游踪未至,弄几回、舞榭啭(转)歌喉。谁知我,漫斟低唱,醉卧沙秋。” 这首词无论写景、鉴古说今,还是咏物造像、谋篇布局,还是气魄胸襟,都体现了作者人生取向、胸怀和深沉。其《浪淘沙· 年关寄友(在上海)》云:“雨雪正茫茫,湿了行囊。几番客路又南翔。梦里徘徊如燕子,寻觅家乡。窗外腊梅香,诗酒文章。弦歌后面有嗟伤。爆竹声声浑似昨,多了彷徨。” 树喜表面是在写今,实际是在写历史,时空转换,不着痕迹。这正是树喜艺术手法的高超之处。严羽的《沧浪诗话》云:“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作者博览群书,对于文学、历史、哲学方面,更是广独精研,从而作品中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形成的是作者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树喜诗的第二个特点是:随机生发的哲理思考
 
     树喜是一个有深沉之思的人。随处触发,往往都有独特的解会。他不停留在简单的触景生情,而是向人生、历史、社会的层面作更深一步的探索,把诗意引向更深的层次,从而升华到哲学的高度。袁牧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我师。”树喜应该是袁论的执行者,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以为他是“肯”于“寻诗”的。近年来,他每到一处,范山摸水,披风抹月,他几乎都有吟咏,而且让人感到,各地的“大珠”、“小珠”被他收拾一处,落入他的“玉盘”里,璀璨夺目,叮咚作响。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韩愈主张“文以载道”。《文心雕龙》云:“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并对什么是道作出了解释:“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也。”文学的深刻性表现在责任感,便体现在哲理层面的挖掘深度。树喜的诗正是这样,由景入情,由情入理,使得内涵层层深入,达到哲学的高峰。他的《清平乐·山中溪流 》云:“渐行渐远,曲曲还款款。圆缺阴晴全不管,涂抹山光浅浅。时而隐匿潜行,时而欢跳奔腾,精彩只一小段,看来好似人生。” 树喜在乡间看到的点滴或观察景致来对佳山秀水进行描绘,然后他把自己摆进去,“精彩只一小段,看来好似人生。”用:“圆缺阴晴全不管”来进行发问。从而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的思考。古人的山水诗往往在“思”上用力,而作者的山水诗,使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昂情怀。这种情怀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这应该是作者对山水诗的一种拓展。
其《菩萨蛮 虞姬墓二题》云:“楚歌四面红妆促,英雄不肯乌江渡。一剑了西风,芳丘寂寞红。兴亡关向背,莫道战之罪!辗转几沉浮,江山不姓刘。”
“美人仗剑红酥手,秋风垓下传刁斗。盖世气凌云,楚歌不忍闻。 乌江无觅处,剩有虞姬墓。何事最伤神,战争和美人!”
读罢此词可见作者真意不在游山玩水,而在抒情言志“兴亡关向背,莫道战之罪!”至此,作者的思路纵横驰骋了,虞姬墓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引发了什么样的共鸣呢?作者意味深长地写道“何事最伤神,战争和美人!”真是难得的哲学咏叹!
 
树喜诗第三个特点是:以景写情的审美品格
 
     树喜是一个敏感的诗人,他品性淳高而感情丰富。喜怒悲欢,时涌笔底,而各具特色。他善于把主体审美感情的“意”与审美客体的景象、实物的“象”融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寓形象思维于审美之境。他的词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达方式,构成了鲜明的个性风格,发人神智,过目不忘。再看 《卜算子· 致一片黄叶》:“君自早春来,又向深冬去。万绿从中一抹黄,报导秋消息。遍处是红颜,谁个能知己!待到千山凋落时,踏雪来寻你。”首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来”、“又向”既递进又具动感。
“万绿丛中一抹黄,报导秋消息。”流丽之句。与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及其《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异曲同工! “ 遍处是红颜,谁个能知己?”此句是上句的注脚,是词眼,无此句也便没有下句。是清语,非绝语,与上句相连接,给下句做铺垫,得此一句,便觉竟体空灵。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他毫不隐饰,把自己摆进去,又和盘托出了,这才是诗人特有的气质。非性情厚、阅历深未易道得。“待到千山凋落时,踏雪来寻你。”语淡而情深。不曾作态,恰妙造自然,婉曲而近沉著,新颖而不穿凿。与北宋陈与义“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堪相媲美。树喜这首词中,从春到秋,从遍处红颜到日趋零落,构成了一幅画图,气象阔大,感情高远,诗情浓郁,令人肝肠沸烈!是在进行着近乎悲壮的寻觅,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里歌唱。
     古今咏红叶者多矣,而咏黄叶者于所见诗词似未有人道。树喜却别出心裁,独开一支,以黄叶为吟咏对象,且准确传神,哲理独具,于娓娓道来中铺陈,似不着力处见工。一再吟诵,反复品味,短短44字,通灵剔透,其淡入情,其丽在神。于词为正宗中之上品。作者笔下,黄叶身份品性绝高,竟比红叶过之而无不及。此诗一笔赶下,痛快淋漓,体现了崇高的美学品格,可谓本集抒情诗词之压卷之作。这些诗句或酣畅、或嘹亮、或潇洒、或飞动、或沉郁、或烂漫、或璀璨、或魁伟、或强健、或高妙,都能“以状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家语之运用,端的是匪夷所思;而树喜诗学之自觉与诗作之不苟,亦于此可见。
     外部世界,自然万物,对每个人都是客观存在,然而要师从、要认同,要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相作用,那就有一个”相结合“的问题。主观世界我们可以从树喜的诗作里随处感受到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一颗对国家、对人民赤诚的心。这是根本。再加上树喜对中华诗词的至爱之心,以心血倾注于创作实践。他的诗尊重传统,讲求格律。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才情、阅历、学力是树喜的强项,写经济生活和社会百态都无愧于生活。他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东坡先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论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张彦远评历代名画时的一个有名论断。这里完全可以为我的读后感做一个小结。
短文局促,难探幽微。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此文是6月20日中国书籍出版社召开的郑欣淼、李文朝、易行、李树喜、张桂兴五位诗人诗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4年6月20日
 
[发布时间:2014-07-11 10:12:16 ] [阅读次数:681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