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王国钧诗词一组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3月
·晓春残雪
·刘玉法诗作两首
·蒲亮亮诗作两首
·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修平无不关家国,一代诗才是干才

修平无不关家国,一代诗才是干才


李葆国


2014年是宣南诗社成立200周年,纪念宣南诗社,在其众多的诗人、改革家、思想家中,林则徐当是重要人物之一。林则徐是当时著名的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寇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平生爱好诗词、书法,也正是在1814年诗社从消寒诗社更名为宣南诗社那年,林则徐在京城参加了宣南诗社,不为消寒闲吟,全在诗文酬唱交友励志,在诗社,他结识了陶澍、梁章钜、胡成珙、龚自珍、潘曾沂、魏源等一干诗人、改革家、思想家。他身为封疆大吏博学多才,从政之余吟咏酬唱著作颇丰,一生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一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被世人奉为楷模,广为流转。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是1842年林则徐由于投降派的陷害,被革职降级,充军伊犁,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作两首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一,其中颔联两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了他一心赴国,不计个人得失的坚贞气节。为抵抗外寇侵略,他发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虎门销烟,震惊中外,大长国人志气。首联言禁烟任重国力衰微,自己已竭尽全力,即使无投降派的诬陷,依靠一己之力也难以支撑。颈联言谪居正宜养拙,劝慰家人感君恩,视仁厚,放宽心,抒发了忠君报国的信念,并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进一步表明了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和坚信自己无过的坦荡胸怀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遭受投降派的陷害,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慷慨赴戎,出险关走大漠过天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激发了他爱国爱民和无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他在《出嘉峪关感赋》中写道: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千古险关古道视若弹丸之泥,何虑瀚海苍茫,天山巉翘。任你飞阁树直,缭垣云低,我自闲散马蹄,轻舒望眼。此等气概何难而不克,何坚而不催?

《塞外杂咏》一诗他这样写道: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

群山象朝天万笏一样,呈现在面前的是一支支美玉琼瑶,解我西行寂寞,与山灵对话,我胸中块垒,我的不白之冤像那积雪一时难以消尽,面对诬陷,也只有相视一笑而已。大将风度耀然纸上。

在《次韵答陈子茂德培》一诗中他喊出“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的心底愤懑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尾联“犹听江东战鼓声。”又寄托了对抗击外寇侵略的希望。.几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无不据关家国,发乎一心,振聋发聩。抒发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

林则徐自幼接受了严格的家教,受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在出任湖北布政使时,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借端勒索。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官。他曾在总督府衙题写了这样一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地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林则徐从政40年,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在任江苏布政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所到之处,政绩卓然,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也是这一场水灾,洪泽湖东岸决堤,他亲临现场实地勘察,于南塘决口处圈塘围堰,堵住缺口,挽救了几百万湖东百姓的生命财产。在他现场督察下,当时的糯米石灰沙石块垒砌成的围堰至今完好如初,块垒间的缝隙连一张白纸也插不进,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震惊。
    他自身作为廉吏,非常尊崇前朝历代的清官名相,他会同同乡梁章钜等人,在家乡福建捐资修葺了宋代爱国名相李刚的茔墓和祠堂。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武侯祠凭吊。他在《定军山谒武侯墓》诗中写道:

“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

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

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

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他在各地为官,不忘寻访志同道合的名臣廉吏,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时,专程拜访恩师著名改革家、诗人领袖陶澍,他勤政务实博得陶澍的赏识,上疏朝廷荐林则徐接任自己的江苏布政使一职。在赴任两广总督途中,他转道云南拜访同是宣南诗社诗友的云贵总督胡成珙,此后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胡成珙在云贵禁种罂粟,遥相呼应。最值得称道的是,1845年林则徐自云南巡抚卸任归途中,同小他17岁的左宗棠在洞庭湖上的彻夜长谈,才有此后的左帅平叛,左公柳遍值新疆,一对明吏结成忘年交。第二年惊悉林公殁于赴任途中,左帅大恸,写长联和挽诗一吊。

无论何时何地,林则徐都把国计民生为己任,即使发配新疆,也不以充军为碍,在伊犁将军的呵护下,他走遍新疆南北勘察疆界,调查民情,治理旱情,他引领百姓开凿坎儿井,至今伊犁还保留有林公井。他不顾己身带罪之身,同伊犁将军联名上疏,力陈加强疆防,果不几年,新疆平叛。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也是奠定他一生廉洁的思想基础。他还自撰“十无益”作为家训: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淫恶肆欲, 阴骘无益。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身为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一生辅国,车马劳顿,竟然卒于赴任途中。此后三子分家,每人仅分得铜钱六千,仅此而已。清廉之至,令当时官吏痛哭,令后人永世楷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让我们再一次高唱林公名言,万世旌表。

 

[发布时间:2015-09-23 16:04:10 ] [阅读次数:988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