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曾林七绝两首
·黄曼妮诗词两首
·武发俊七绝两首
·王建华诗作两首
·赵彦久律诗一组
·谷雨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诗坛快讯 首页 > 诗坛快讯   
张其祥在营口市诗词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积极贯彻“文化强市”战略  深入开展创建诗词之市活动

为把营口诗词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而奋斗

                                      ——在市诗词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张其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诗友、同志们:
  受营口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请予审议。
  自2002年11月营口诗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迄今已九易寒暑。九年来,在中华诗词学会、省老领导、本会名誉会长王充闾先生和辽宁省诗词学会的关怀、指导下,在中共营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文联的具体领导下,我们营口市诗词学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定不移地遵循党在文艺上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参与政治、走向社会、扩大影响、务实创新的思路,把诗词活动与本地的两个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创建诗词之市为目标,诗教工作全面开展,创作成果更加丰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正如王充闾先生所说的“诗词创作一路飙升,飞速发展”。学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以创建诗词之乡、诗词之市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诗教工作
  2005年初,王充闾同志向市诗词学会建议开展创建诗词之市活动。当年8月,我学会党学谦、刘连茂同志参加了中华诗词学会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召开的全国诗教工作会议。根据望奎会议精神,我们召开了会长办公会议,明确提出了弘扬诗教、创建诗词之乡的任务。2006年市文联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市诗词学会做好争创诗词之市的工作,取得了市委、市政府的赞同和支持,并纳入市委工作议程。在中共营口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程亚军同志在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化品牌,做好争创全国诗词之市的工作”。随即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政府主管文化工作副市长、学会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有关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文件,转发了市创建诗词之市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的《关于创建诗词之市的工作实施方案》。于是创建诗词之市及诗词之乡的工作在全市全面拉开。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学会有重点、有步骤、扎实地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面开展诗教工作,组建了诗教讲师团。以会刊主编、副主编为主要成员,吸纳县区诗词创作骨干担任诗教讲师。市教育局成立了诗词艺术学校,由教育局领导担任校长,由市诗教讲师授课。学员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也有社会上的诗词爱好者。经过培训,首届毕业学员81人。随后又开办了四期诗词格律短训班,培训学员53人。于此同时,大石桥、盖州相继成立了诗词艺术学校,采取集中授课和送课下乡的形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会员和诗词爱好者学习创作的积极性和写作水平,扩大了诗教的影响。
  第二,聘请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和全国诗词专家学者来我市讲学辅导。2006年12月,我们利用纪念市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之机,邀请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郑伯农先生,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王充闾先生、周笃文先生作学术报告,使我们打开了眼界,受到了深刻教育和鼓舞。2005年9月盖州诗词学会聘请了全国著名学者、诗人丁芒来盖州讲学,宣传诗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盖州市诗词学会、大石桥市诗词学会又分别邀请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梁东先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晨崧、赵京战先生及有关专家,先后来我市做诗教报告和讲学。
  第三,积极深入地开展诗词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活动。读诗、写诗风气日浓,对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营口市文明办、文联、教育局、文化局、诗词学会联合授予营口职业技术学校、盖州第一高中、盖州农电局等为诗教先进单位,大石桥旧体诗词小组为优秀诗社,市六三路小学为诗教先进园地。先后两批授予李明秀、岳宝贵、张玉赋、李纯青、刘连茂、陈同、李广涛、徐志刚、臧凤珍等九个家庭为诗教家庭。创建并评选诗教家庭,在全国可以说是一个创举。近两年又涌现出苏福堃父子三人、李景恒兄妹、高玉元兄弟三个诗教家庭。我们相信,在我市将会有更多的诗教家庭出现。市直机关工委积极响应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号召,开展诗词进机关创作征集活动,出版了诗集《盛世感怀》,使中国历史上官员能诗之传统得到弘扬。我们会刊《旧体诗词》开辟有“机关诗词之页”、“校园新芽”、“诗教家庭之页”以及“诗教讲师专稿”等,展示并交流诗教成果。市文化局、公用事业局征诗征联,装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炮台,大石桥市在旅游景点蟠龙山修建了诗墙,诗教形象化取得初步进展。
  第四,发展扩建诗词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诗教工作。在创建诗词之市、诗词之乡、开展诗教活动热潮的推动下,熊岳望儿山诗社、鲅鱼圈国学诗词学会相继成立,使文化建设更加适应开发区的经济建设。此外还有老边区覆盖全区中小学的众多的文学社,西市区的辽河诗书画社、风光诗书画社,盖州的未名诗社、老年诗书画社、白水诗书画社等,融诗书画为一体,扩大了诗词的影响,形成我市诗教工作繁花盛开的局面。
  第五,建立了活动基地。2008年,在市文联大力支持下,市诗词学会迁入文联大院,挂上了牌子,并装饰一新。从此市诗词学会有了固定的办公、办班、进行学术研讨、与外界交流等活动的基地。这是创建诗词之市活动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成果的积累。2009年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下发文件转发了市创建诗词之市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活动迎接诗词之市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把创建工作推向高潮。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热切期待着中华诗词学会来我市检查验收。
  二、落实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精品战略,努力办好刊物,提高诗词创作质量,扩大学会的影响
  丰硕创作成果,提高创作质量,是学会工作的核心任务。成果主要体现在学会的会刊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会刊编辑出版工作。从形式上看,九年来会刊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第一期(即总第十四卷)开始,会刊《金牛山诗钞》更名为《旧体诗词》并定期成为季刊,使之更具有确定性、科学性、鲜明性。随后《旧体诗词》刊名及毛主席手书笔迹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注册。2004年第一期(总第十八卷)改为竖排版,使之古雅庄重,在全国独具特色。2009年第一期(总三十九卷)由大三十二开本变为大十六开本,使之期刊化,现已出版到总第四十九卷。从内容上看,更加贴近时代,服务政治,紧密地为营口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服务。除按体裁设计的固定栏目外,紧密配合重大时事政治开辟栏目,如抗击非典、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贺我国载人航天成功,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冰雪灾害,抗震救灾,迎接北京奥运会,辽河大桥颂等。还有纪念沈廷毅诞辰100周年,纪念《苏武牧羊》歌词作者蒋荫棠逝世85周年,纪念学会创始人陈怀逝世20周年等栏目,宣传了营口文化名人,提升了营口的知名度。对会刊的作品,我们严格把好格律关,保证了质量,受到省内外诗友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正是由于会刊《旧体诗词》的魅力,吸引一些外地诗友主动要求加入我们学会,如锦州凌海市实验小学的田再耕校长、省城的沈阳工业大学辛成哲教授、沈阳公路管理局党办主任吴耀寰先生、中国海军工程大学的王殿忠教授等,都是从欣赏《旧体诗词》刊物开始,进而成为本学会会员。于此同时,学会还编辑出版了《望儿山诗词五百首》、《旧体诗词二十年作品选》、《中华诗词文库辽宁营口卷》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各市(县)区学会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诗词活动,或举办大赛,或征集作品,出版有本地特色的刊物或书籍。如大石桥市的《蟠龙诗苑》、《三征杯大赛作品集》、《镁都先锋颂》、《阳光杯红诗大赛作品集》等。盖州市的《盖州诗词选》、《盖州新咏》、《雏凤清声》、《盖州清韵》等。老边区的《老边百年诗词集》,鲅鱼圈区《墩台诗词》,熊岳镇的《望儿山诗韵》,还有老边区的文学刊物《芦荻》、盖州的《老年诗词报》等等,都展现了我市诗词创作的繁荣,硕果累累,美不胜收。
  九年来本会会员个人出版诗词作品集几十部,如徐仁政《云台近体诗存》、《云台诗文集》,汤其武《谷云轩诗稿》一、二、三集,管彦《春草》一、二集,王峰《古韵新歌》一、二集,汤和伟《河苇诗词选》,程鹏《惆怅集》,邰育诚《峨轩咏谭》,李广涛《八方斋吟草》,张延生《青草萌芽集》,张明深《岁月如歌》,李葆国《石桥轩吟稿》,朱彦、孙国尊、车全栋《淤泥河联句》,谢万福《田园集》,孙临清、党学谦《营川两家诗》等等,不胜枚举,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诗词创作活动中,我们注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可观。一大批佳作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在中华诗词学会和全国各地举办的诗词大奖赛中获大奖。如孙临清两获当今诗词界最高奖项华夏诗词二等奖,并在“红豆杯”大赛中获二等奖,在“轩辕杯”、天后宫征联、延庆杏花节大赛、纪念岳飞诞辰九百年大赛、纪念邓小平一百周年大赛、“天骧奖”大赛中,均获重奖。学会会刊《旧体诗词》利用一个整卷为他出版了专集。汤和伟在全国田园诗大赛中两次获二、三等奖,在“洪湖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获二等奖,在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迎奥运诗词大赛中获三等奖。刘连茂获“秦港杯”全国诗书画大赛二等奖,刘生礼获第三届华夏诗词奖优秀奖。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本会的一些青年诗人崭露头角,作品多次被《中华诗词》杂志刊登,被邀请赴北京参加全国青年诗会,如曹辉、张伟、寇春连等,其中寇春连的词作一次就被《中华诗词》集中发表十一首。这是该刊罕见的现象,足见其作品质量受到青睐。
  三、学术研究风气浓厚,成果斐然
  为了提高诗词创作质量,发展地方诗词文化,学会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纪念活动等形式开展学术研讨。尤其注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如何写好诗词、创作精品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格律知识、写作技巧等方面。这里突出的是诗教讲师团成员,为了教学需要进行积极的钻研,归纳提炼,总结出比较有规律的东西,讲授诗词知识,并整理成文稿。自诗教讲师团成立以来,有徐仁政、白云生、党学谦、邰育诚、孙临清、曹林昌、刘连茂、李广涛、寇春连、李益白、汤和伟等为诗词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尤为突出的是有些诗友,潜心学问,著书立说为整个中华诗词事业做出了贡献。党学谦《诗词同韵》这部韵书专著,是继《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之后的又一部规范实用的韵书,被一些学者誉为中华诗韵研究发展史上的一块新碑,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从而也提高了我们营口诗词学会的知名度。汤和伟为配合诗教工作,编著出版了《类编古今绝句五百首》、《绝句创作百法》、《古今绝句三百首品鉴》、《古今律诗三百首品鉴》系列著作,颇受全国各地诗友的欢迎,成为目前全国诗词界畅销书之一。韩康乐《我行斋诗话》见解独到,文笔犀利,堪称诗品之精华。还有董积福先生以其优秀的音乐才华为十首唐诗谱曲,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为当代名家诗词、为本学会会员诗词谱曲,使诗词和音乐相结合,为诗词的传播和诗教工作起到独特的作用。韩志华下苦功夫选编的《常用词谱三百例》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此外还有刘连茂文章《盖州诗词文化发展兼谈辽东诗词文化地位》及搜集整理古今吟咏营口的诗词,党学谦诗论文集《嘤鸣轩诗谭》、耿云福的《稗编杂谈集》等等,都是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学会一贯重视发掘和宣传营口地区古今诗词文化名人及其作品,一则从文化上提高营口知名度,为营口的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服务,一则学习继承和发扬桑梓前贤优秀成果,提高我们当代人的创作水平。我们通过考证、研讨、纪念、撰文等活动对历史上的王庭筠、于华春、王郁云、蒋荫棠,当代的沈延毅、吕公眉、陈怀等进行研究,会刊辟有“诗坛人物”、“骚坛旧事”、“名家评介”、“前贤遗响”、“于天墀研究”、“苏武牧羊考证”等专栏,就是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展现。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我们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创建诗词之市的决心。
  四、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基础建设,保持学会生机旺盛,蓬勃发展
  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学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会员由原来的160多人,增加到近400人,学会下设办公室、会刊编委会和民间基金会。由于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会议活动室,每天都安排有义务轮流值班人员,处理日常事务、对外联系、信息传递、活动安排等工作。学会的重要事情由会长办公会议或会长碰头会研究决定。四次代表大会以来,总共召开了六次会长办公会、十三次会长碰头会,保证了学会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会刊编委会从2011年开始实行轮流执行主编制度,即每年四期,每期由一位主编或副主编任执行主编,加强责任制,同时又互相协作,从而保证会刊的质量和按时出版,编委会下分设编辑部、培训部、发行部、艺术部,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民间基金会稳定发展,得到了新老会员的支持,资金积累稍有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学会会刊的印刷出版和学会的有关活动。学会加强了同外界的联系,“八方吟俦”遍及全国多个省市,扩大了影响。由于学会工作成绩显著,被市政府授予优秀社团称号,被市文联连续多次表奖为先进学会。本学会会长被推选为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第一副会长党学谦同志被选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这些都是我们营口诗词学会的光荣。
  在学会的自身建设中,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对“德艺双馨,以诗为魂”精神的倡导和培养。我们的会刊编辑、出版,我们诗教讲师的授课,我们值班人员的无私付出,我们各位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常务理事、理事的积极工作,都充分体现出一种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使学会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团结和谐的风貌。这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学会二十五年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回顾九年来的成绩,我们欢欣鼓舞,信心百倍,然而对照中华诗词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央领导的贺信和讲话精神,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不足。一是创建诗词之市工作缺乏力度;二是学习精神还应加强,诗词创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会刊稿件征集还不够全面、主动,会刊发行不够畅通;四是发掘本地诗词文化名人还应进一步拓广视野,对盖州的蒋荫棠、王郁云、王者贵、焦和生,大石桥的匡扶及其兄弟、刘丕周,老边的范东篱,鲅鱼圈的于天墀、刘话民,还应加大发掘整理的力度;五是经费不足问题仍然困扰我们工作的开展。
  审视学会近九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通过市文联的领导,是开展创建诗词之市工作和发展诗词文化的根本保证。多年来,特别是开展创建诗词之市活动以来,正是由于市委领导重视,纳入全市工作议程,才能使有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互相配合,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实处,如市文联、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教育局、文化局以及各县区都积极参与,扎实工作。没有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领导,单凭诗词学会本身的热情是不可能完成的。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创建诗词之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我们学会必须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多提建议,多汇报情况,多做具体工作。
  第二,坚持“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是使我们的诗词创作充满活力,不断创新,提高质量的源泉。过去的九年,我们的诗词写作总是围绕着国家重大时事政治,总是与本地的发展建设相结合。诸如迎奥运、抗震救灾、爱家乡、爱营口、营口竹枝词等栏目,激发了会员们的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体现了旧瓶装新酒,从而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离开了时事政治,离开了火热的现实生活,诗词创作不可能健康发展。
  第三,以德艺双馨为标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是保持学会旺盛生机的根本保证。学会一直重视良好会风的培养,特别重视用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传统道德塑造队伍品格,提倡以儒雅情趣、君子之风陶冶广大会员的灵魂。我们坚持认为,诗词是世间最美的文字,诗人应有最美的心灵,只有第一等的人格,方能写出第一等的诗文,作诗先做人,做个好人永远比作诗更重要。二十多年来,学会内部正气充溢,不正之风受到抵制,这与我们重视宣传“营川双璧”陈怀、吕公眉的人格力量有莫大关系。我们推荐树立了孙临清、邰育诚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典型,受到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表奖,宣传表扬董积福、徐仁政、韩志华、沈而寂、张冰、李益白、徐志刚、田再耕等主动奉献,默默为广大诗友服务,为发展诗词事业、创建诗词之市出力的好人好事,号召大家学习。我们必须牢牢坚持这样做下去。
  第四,加强学习、研究和创作相结合,是提高诗词写作质量的根本途径。在纪念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王充闾先生和周笃文先生语重心长地要求大家多读、多背诵诗词,指出这是提高质量的捷径。学会按着专家的指导,重视加强对会员和诗词爱好者的培训辅导。创办诗词艺术学校、举办诗词格律短训班,组织对各家作品的研讨讲座,从而向会员和社会上同好者普及了诗词常识,并进而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使我们作品整体质量大大提高,受到国内名家的好评。如当代著名诗人、湖南周毓峰先生就曾来信说过:“贵刊作品几乎无一弱作。现时诗刊虽多,然版面充斥标语口号及四平八稳之作,读之兴味索然,像贵刊这样水平实属难能可贵。”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鞭策,使我们体会到培训、研究与写作相结合的好处。当然,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持续深入地加强学术研讨,努力钻研《诗经》、楚辞以来的诗歌典籍,弘扬博大精深的国学传统,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努力。
  第五,进一步壮大学会的民间基金会是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基础。大家知道,学会经费困难,无政府预算拨款、无固定社会赞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学会尽管筚路褴缕,但还是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其最重要的一条因素,就是我们建立了这个民间基金会,这在全国诗词社团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智慧和创造。这个基金会,使我们在严格执行节约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学会会刊的按期出版任务。实践证明民间基金会的稳固、壮大、发展,是使学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我们相信广大会员会更加积极支持,参与基金会,并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代表、各位诗友,在去年召开的中华诗词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贺信中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贺信中号召“广大诗词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不断开掘新的题材,表现新的意境,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乐章。”在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营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魏小鹏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三大发展战略,即“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把“文化强市”明确定为我市的发展战略,其中强调要“建设文化精品工程”,要“深入挖掘营口历史文脉资源,不断丰厚营口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遵循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贯彻“文化强市”战略,深入开展创建诗词之市活动,在市委市政府通过市文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我们自身不懈努力下,以本次代表大会为新的起点,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把营口诗词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为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11-09-01 08:51:27 ] [阅读次数:2501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