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悼恩师江海峰先生
·周起科七绝一组
·渔归
·傅瑜七律专辑
·闵济林诗词一组
·清明祭十首
·许笑容诗作两首
·放生
·王大博七律两首
·李梅影诗作一组
·蟠龙诗社2024年2月社课
·张德松诗词一组
·隋祥云诗词一组
·词风杂咏
·望峰楼近稿
新诗之页 首页 > 新诗之页   
宋勇的新诗
宋勇的新诗

 

宋勇(山东临邑)

 

在黎明的嘴唇抵达世界的额头之前……

夜晚的星盏提醒每一双醒着的眼睛,

夜晚经过的每一扇窗子里,

都住着一只着火的狮子,

玻璃充满一个湖泊的想象,

仿佛葡萄酒绝望、猩红的美……此刻,

每个善良的好孩子,

都睡进了自己漂亮、柔软的瓷器里……

 

足以感动经过的每一场雪……

无声无息地剥落一块块黑,

又无声无息地消融的样子……

冬天的胸口上,

沉默的粮仓仿佛陈旧的古宅子,

名字叫月亮的手指,

“吱呀”着拨开门栓:

那堆放着的过去和未来……

万物从心底启程:

 

夜晚出走的人,

是向高不可攀的黑索取秘密的人;

暮色中归来的人,

都是丈量过夜晚深度的人……在那儿,

天空的墓地上,

埋着云朵和阴影的尸体,

攀登魂灵的人,

坐在夜空的眉毛上栖息、抽烟,

打火机一样的心跳闪烁无名的痛楚……

 

石头沉默开出人心:

外表冰凉、坚硬,

胸口却春心荡漾,泛起涟漪……

只有风吹起起伏的田野,

只有根部忧郁的芨芨草,

用自己的骨灰,

蘸着暮色和雪水给春天写信,

森林仿佛孤独的马匹,

晃动世界的样子,

试图挽回青春和过去……再深处,

远远的海面上,

 

涛声推过来大海黑压压的腥蓝,

鸥鸟的羽翼和鸣叫里,

存放着闪电尖利不死的冷笑和体温……

是沉默的风暴保存了安宁的广度:

在闯进体内的乌鸦离开自己的城堡之前;

在黎明的嘴唇抵达世界的额头之前……

 

住在沙漠上的人……

与沉默对峙,天空的峰崖上;

与一只飞鹰的高度:

“那眼中澄澈、深邃的蓝,

一定都会被他们看到……”,在库布其,

我看到的那些住在沙漠上的人,

土墨色狭窄的脸庞上,

刻着古老的虔诚和冷漠:

俯身、抬首,一遍一遍,

从身体的深井里打出水来……

一辈子挥舞着铁锨,

 

一辈子不停地挖着沙石、泥土,

又不停地填埋上,

云朵的邮车从北方带来群狼的讯息;

带来涅瓦河水和阿赫玛托娃清凉的忧伤……

胡商遥远怀揣驼铃,

和嫣红的落日一起,

熄灭于沙丘平静、起伏的尽头……

住在沙漠上的人,

站的比风还高的人,

走的比心还辽远的人,一次一次,

凄厉的北风撞满胸口:

 

他们碰到的每一粒沙子、每一块石头,

都是住在那儿的人:

目光的钻头探听到它们的血脉和魂灵;

知道它们遥远的籍贯和族谱;

蜥蜴吐着火红的芯子迅速逃离,

他们甚至记下了每一只的来历,

醒目的胎记和指纹……

他们不停地种下树木、草甸,

种下籽蒿、杨柴、沙拐枣,

连同自己和身影……

 

他们知道风吹灭一段历史的过程;

身不由己的烈日,黄昏和夜晚,

知道一座老去的烽台渐渐,

熬成灰烬、无影无踪的耐力……

住在沙漠上的人,

都是一些藏着秘密的人;

和树木、草甸、大风的阴影睡在一起,

和沙漠上的月色、星盏睡在一起,

隔着辽阔的天空和北风,

 

和厚厚的沙子、石头,睡在一起……

 

在故乡广阔的平原上,

散落着许多彼此永不相望的枯井,

那是打探故乡深处秘密消息的通道,

深沉、缄默,有着苦涩的暗……

一生只专注于黑压压的恐惧和回想,

等到牙齿脱落、骨质疏松、白发苍苍了,

呼呼的风把满把的泪光碎玻璃一样,

磨碎、榨光、吹散,空无一物……

它从不会计较生,

也从不会计较死……

比旧石器时代还古老、陈旧的生活,

遮蔽所有的黑暗和阴霾……

运送幸福也运送苦难的云朵游走之后,

只留下了蓝:此刻,

烈日围困的夏日是蓝的;

它的眼睛是蓝的;

蓝色的眼睛里,

那桶深深的忧伤是蓝的:

早年从体内飞走的一只鸟雀,

一头撞死在蓝深深的怀里……有时,

也会咽下一只飞过黄昏的乌鸦,

犹豫、呆滞的目色和黑色的聒噪,

以及飞过之后的影子,那沉重的弧度,

拉疼神经……

月色淡淡一杯,叹息深深几枚,

弄凉一夜虫啸……生活纵深处,

住着水蛇不怀好意的窥探;

大肚子的蛙响敲着发霉的年月,

敲着藏在心底的一盏灯火……

住着许多趁火打劫的砖瓦、石砾……

 

和一些走投无路的枯草落叶,

它们悲哀的一生……

住着大海的蓝、大海的盐……

以及一个星星一样七岁的魂灵:

长久折磨着故乡的泥土……那时,

他刚从夏日落满霞光的田野上回来,

快乐的竹筐里装满青草碧绿的清香……

[发布时间:2016-02-02 15:57:57 ] [阅读次数:736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