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曾林七绝两首
·黄曼妮诗词两首
·武发俊七绝两首
·王建华诗作两首
·赵彦久律诗一组
·谷雨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浅议春联

浅议春联

  

李秀文(辽宁营口)


“大圣鸣金辞旧岁;雄鸡唱晓庆新春。”在鸡年春节将至之时,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无论是城市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还是边远农村简陋的毛草小屋,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角角落落、旮旯拐角,其门上总要贴一幅春联,以表述其对别岁之惜情,迎新年之期望。即使自己不通文墨,甚至是文盲,也要请人代笔,或到集市去买。写春联、贴春联,已成为辞旧迎新的重要文化活动。

一、 春联的内涵外延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传说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因此出现了对联的新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为宋代诗歌添此名句之时,桃符已在向春联过渡。春联很讲究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要有对仗、对偶等,不仅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也要相应,自然成趣。一般为上下两句,每句一般为五字或七字。春联的种类很多,有大门对、屋门对、内门对、横批、福字等多种形式。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中国的春联与京剧、昆曲一样堪称国粹,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春联又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举凡名山大川、殿阁古刹,几乎都可以见到对联的踪迹。它既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知识营养,又能用以歌颂英雄的善美和讽刺败类的丑恶。例如:天下胜景西湖岳坟前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寥寥十四个字,立即引起人们对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无限缅怀,和对民族败类秦桧的无比憎恶。对联文化之所以千年不衰,还在于它的实用性。新春佳节,当你徜徉在大街小巷,一看门上的对联,你就会立即悟出这间门内是干什么的。“政治协商谋多智广,民主监督绩伟业丰”,这定是政协机关;“苦心育桃李,笑脸看英才”,不用问,这是所学校;“实验室里乾坤大,设计台前天地宽”,这是科研单位无疑;“牛肥羊壮烹调美,饭香羹浓接待亲”,别迟疑,这家定是羊肉泡馍馆,进去吃一碗吧!把自家从业用诗般的语言表达出来,既美又实,是一幅绝妙的广告。不仅如此,对联文化不光是新春佳节的专用文化珍品,它早已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开业庆典哪个能离开对联文化?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据史记载,我国古代春联还可以知识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以后又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北方人称之为幌子)以装饰门庭。及至造纸术在我国古代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有人又称春联为对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众多的对联还包括祝贺新婚嫁娶,新屋落成,乔迁志禧,生日寿辰和其他喜庆节日,还有悼念已故亲友的挽联和孝联等。而春联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又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与鞭炮,喜筵相随,为人们的喜庆节日平添几分欢乐和吉祥。应该说,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古人对春联也很讲究,郑板桥在街头看到一副藏头缺尾联,上联“二三四五”是“缺一”(谐音为缺衣),下联“六七八九”是“少十”(谐音为少食),横批 “南北”是没有“东西”,合起来就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那不是穷得无法过日子了吗?郑板桥即命随从赶快回去选上几身干净的衣服,买了一些鱼肉蔬菜,加上一袋粮食,送给这户人家。进屋以后果然见到一家老小穷极潦倒,少衣缺食十分清苦,遂将衣服和食物交给他们,告诉他们如再有困难,过年后可去衙门找他。那家人认得这是热心救助穷人的板桥大人,一再叩谢。这也看出郑板桥不仅有解民痛苦之心,对于对联格式和内容也十分精通,才能猜透联中深意。乾隆微服私访,路过一户人家,见门上贴有一副春联,上联是“惊天动地门户”,下联是“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乾隆一看心想好大的口气,难道这家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不成?可是看那府第门墙也不像是什么富贵之家,即使宰相门第、帝师之家也不敢有这么大的口气来写春联。乾隆于是命随从敲门把主人叫来一问。不一会儿开门走出一个老汉,乾隆问他为何以如此大的口气写春联?老汉一听知道是为了对联的事而来,随即行了个相见礼,随后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更夫,每晚按更敲梆打锣,声震云霄,提醒各家注意门房、小心火烛,这不是惊天动地叫喊吗?二儿子是粮贩子,每天要为人家论斤过秤、点钱收钞,这不是要数一数二地点算吗?三儿子是厨师,每天要杀鱼斩鸡,或煎或炒,这不是先斩后奏()吗?” 经此一解释,乾隆帝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原先的怒气顿时全消,也不再责怪于他。这个老汉能把三个儿子的职业特点写入春联和横批,也算是做联高手了。而他这一番解释更把这副绝妙好联的含义,极其通俗又平实无华地一一加以点明,连乾隆帝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春联文化之所以能扎根于群众之中,经久不衰,是在于它富有清澈透明的美学性、激情洋溢的文学性和赏心悦目的艺术性。幅幅春联,不是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就是对千姿百态美好大自然的描述。句句话语,不但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文学魅力,而且蕴藏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如细雨春风沁人心田。春联蕴含着诗词赋的音律美,声调美,尤其是凸显中华民族的瑰宝--书法美。写春联又是每年一次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书法艺术大检阅。成千上万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此时此刻必然要大显身手。他们挥毫泼墨,犹如妙笔行云,龙飞凤舞,美不胜收,使观者赞叹不已。春节期间,全中国都变成了书法展示的大舞台。

近年来,春联已经大多演变为印刷品,从形式到内容颠覆了传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印制春联也已“牛”成市场主流。相比手写春联,印刷的春联在材料运用和制作方法上有很多变化,用纸、用色也很讲究。虽然是印刷品,没有手写的神韵,却迎合了市场的需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脑的普及,身边写毛笔字的人相对减少,求书法家写春联也不易,于是印刷春联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印刷春联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印刷春联有当地印制的,也有从外地购进的,所用纸张较手写春联丰富,除了大红纸,还有蜡光纸、绒面纸等,不但光泽度好,立体感强,而且还不褪色。印刷春联的卖点是价格实惠,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印刷春联大多以红色为底的纸质印制。春联上的字,除传统的黑色外,还有彩金、烫金等。彩金、烫金的春联显得富丽堂皇,销量相对较好。印刷春联是批发来的,价格很便宜。相对于手写的春联,用纸单一,受到冷落。

春联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发福生财地,堆金积玉门”、“四面进宝,八方来财”、“招财进宝、金玉满堂”、“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前些年,因为生活困难,许多人家的春联都少不了“财”、“宝”、“金”、“玉”等字眼,以“求财”、“求富”为主题的春联大受追捧。沿着城乡走一圈,那真可谓“堆,处处”。今年的春联用语多是“财”气渐淡、“和”气浓郁。春联内容大都紧扣“和谐”、“平安”、“文明”等主题。如,“家和人和万事祥和,事顺业顺一帆风顺”、“和顺一门生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辛勤拓宽小康路,务实换来和谐风”、“神州大地春光好,安居乐业人民福”、“天好地好春更好,牛多粮多和气多”等。写有“和谐”、“幸福”、“平安”类的春联随处可见,招人赞赏。

四、春联的创作规范

    创作春联要融入生肖属性、成语典故熟语、政治时事特点,推陈出新写出特色。如“闻鸡起舞中华梦;击壤而歌正气篇”,此联既嵌入了今年的属相——鸡,又融入时代流星语-中华梦,同时讴歌风正气清的时代主旋律。“ 漫步天宫传好曲;舒心马辔踏新程”此联既传播了正能量,又有春的气息,同时讴歌当今的航天新成果。

  创作春联的规范,一是要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给人一种对称美的感觉.如:“鹰击长空兴邦有志,鸡鸣大地治国倾心。”二是要对仗工整。要做到两句字字对应,词类相同,平仄相反,互为对仗。二是要平仄要协调.春联中的平仄要一一相对,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要求上联句尾为仄声,下联句尾为平声,只有平仄交替使用,读起来才铿锵有致。此外,无论短联长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如:“四面八方传捷报,千家万户浴春晖”此联歌颂中国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另外,千万不能用俗语去写春联,否则会闹出笑话来。

春联除上下联外,有时还要有横批,横批由四个字组成,一般用成语或炼语,这更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副联语:“大地山河美似锦,高天日月丽如虹。”只有配上“锦绣中华”的横批,才能十全十美。

创作春联要十分注意对仗.如花木类:梅对菊、李对桃;飞禽类:鸡对鸭、鹊对鹅;走兽类:龙对虎、鹿对獐;天文类:天对地、雨对风等等.对仗中还有数字相对、颜色相对、广义相对、词类相对等。此外,对仗要有意境,如:“春夏秋冬四季绿,东西南北九州香”此联句意境优美,读后令人提气。

此外,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必须坚决予以杜绝。

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张贴春联,千万不能上下联贴反了,闹出笑话来。

贴春联首先要贴对上下联: 区分上下联一是要按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按最后一字的平仄来区分,上联上仄声(拼音三四声),下联为平声(拼音一二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二是要按对联内容因果分上下联,前因后果,“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三是按对联内容时间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大小分,小在前为上联,大在后为下联;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贴春联其次要贴对地方:在农村,除了大大小小的门上要贴上贴春联外,还要在猪圈牲口栏上、三轮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上面都贴上喜字,以象征给来年带来好兆头,好财运。千万不要张冠李戴,闹出笑话来。

贴春联必须有正确方法: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贴春联还要板正牢固:即用刷子沾上浆糊或胶水均匀涂在春联背面,这样就可以将春联往门上贴了。贴时还要仔细端详一下,千万不要把春联贴歪了,影响美观和心情。于是,每次在将春联贴上去前,都要认真地把它先行端正好,再用双手把春联抹平使其固定在门上,这才算是尽职尽责了。现在流行的用不干胶贴的方法也切实可行,清洁环保,提倡大家采用。

综上所述,春联的发展与创新,为人们欢度春节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奋,意义深远的良好氛围。又如:“大江南北歌烂漫,长城内外舞翩跹”;“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都充分反映了处于深化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社会风貌正日新月异,使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拥有更加隆重的欢乐与吉祥。国家的长治久安,令生活在我们这个伟大国度的人们更加感到欣悦和振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将激发起人们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劳动热情。让我们为欢度即将来临的鸡年的春节,挥毫泼墨,激扬文字,再展笔意风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春联,让对联这朵文化艺术奇葩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吧。

[发布时间:2017-04-25 14:20:15 ] [阅读次数:943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