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王国钧诗词一组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3月
·晓春残雪
·刘玉法诗作两首
·蒲亮亮诗作两首
·
诗人点评 首页 > 诗人点评   
黄昏少女(何鹤)

何鹤

 

黄昏少女

朝阳盼罢盼黄昏,阿秀窗前望柳新。

门外忽闻吹哨响,手持小镜点红唇。

 

【司美霞点评】首句“朝阳盼罢盼黄昏”既是时间上的递进,也是情感的递进,意谓主人公从早盼到晚。“朝阳盼罢”是“盼罢朝阳”的倒装句,宾语“朝阳”前置是为了突出时间的早。动词“盼”字的切入,给平淡无奇的景语注入了新鲜活力,把物态与人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叠用“盼”字,形成连珠式短句,使语速变得急促有力,心事愈加迫切。不仅把相盼之情直泻出来,音律上亦是顿挫有节。

次句“阿秀窗前望柳新”深入一层,仍承前句“盼”的意脉。“阿秀”补足了首句省略主语句式中的主语,主人公此时才正式亮相。这样布局,一来腾挪出空间,好抒发更多的情感;二来主人公不直接出场,犹如隔着纱帘只看到背影,增设了悬念,引人入胜。

“望柳新”写出时间延续过程,阿秀从早盼到晚,久久呆看着窗前柳,可见她的百无聊赖。此句是典型的“动、宾、补”句式,“新”是“望柳”的结果。“新”字一出,力透纸背,表明时间的漫长,漫长到连柳树生长、变化都能显现出来。这里的“新”作动词用。

诗人通过对主人公神态的捕捉,虽不明言阿秀的相思之情,而相思之情自见。这是曲笔,展现了这首小诗特有的情趣,增强了抒情力度。暗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古语,这也恰恰是怀春少女最真实的情感。

前两句紧扣主题,首句扣“黄昏”;次句扣“少女”。

“门外忽闻吹哨响”三句陡然转起,化静态为动态,转视觉为听觉,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结句接得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似是无理,实则有趣。“手持小镜点红唇”一连串的动作,不仅动感十足,更给画面增添了艳丽的色彩。少女那娇俏、可爱的姿态趣味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时,也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他”在门外吹口哨而不直接进屋里呢?为什么阿秀盼了一天,听到哨声后却不急于相见还要点上口红,难道不可以事先涂好吗?这些,正是诗人何鹤体物精细、下笔老练之处。

“忽闻”二字,说明阿秀等了一天就是为了等这个哨声。当然,吹哨声是阿秀跟“他”事先约定好的见面暗号。包括次句中在“窗前”直视门口等待,而非其它场所,都是为“他”一旦出现,阿秀便即刻飞奔而出做好伏笔。这些细节都在说明主人公的身份是少女,还未到公开谈情说爱的年龄,刚刚萌动的情感尚需瞒住家人,不敢让家长知道。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写道:“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诚然,阿秀不敢白天就涂红唇,却又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他”,所以,才在哨响之时点上红唇,正印证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

“点”字更是神来之笔,逼真地再现一个天真烂漫、怀春少女的形象。“点”字可谓入木三分,一则说明阿秀不舍耽搁更多时间,故不能用“涂”、“描”、“抹”之类的细致动作,只能用粗线条的“点”字;二则听到“他”来后,犹如怀揣小兔乱撞,慌乱的神态被诗人描摹得惟妙惟肖。何鹤遣词练字超凡的功底不得不令人叹服。

综观这首七绝,写作手法颇多特色,令人过目难忘。

首先,用语凝练、恰切。这一方面基于诗人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节省了笔墨。另一方面归功于诗人夯实的练字功力。全诗二十八字,看似平常语,可每一字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一可换之字,无一废字。动词的运用尤是炉火纯青,娴熟、精谨,“盼”、“望”、“新”、“忽闻”、“持”、“点”妙不可言,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推波助澜之效。

其次,选材集中,主题鲜明。描写情爱的诗句历来广泛,本诗作者不在两情相悦、卿卿我我的陈年滥调上浪费笔墨,只是集中笔力,选取期盼前和听到哨声后两个情节,作为素材进行艺术提炼和创作。“他”未来时的无聊和人来后的惊喜,两个场景一对比,活脱脱刻画出怀春少女的纯真和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主题鲜活,不落他人窠臼。

最后,贴近生活,描摹细腻。诗人深入生活,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内心世界。字字是真情流露,句句是现实事物,自然而然把读者带入诗的意境,如入其境,如闻其声,故而产生强烈共鸣,动人心旌。整首诗犹如一部小电影,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一应俱全,颇多意趣,令人久久难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此诗是也。

[发布时间:2017-05-11 17:40:17 ] [阅读次数:1168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