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王国钧诗词一组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3月
·晓春残雪
·刘玉法诗作两首
·蒲亮亮诗作两首
·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古代诗词鉴赏探幽
 
古代诗词鉴赏探幽
 
   诵读古代诗词曲,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上着重提出的一项,也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必要检测的一项。纵观中考题目的设置,无外乎两种题型:
  一、积累、默写。
  二、诗句的赏鉴。默写是检测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默写的题型也在不断尝试着变革,由最简单的上下句记忆性默写,过渡到理解式、迁移式、创造式默写。
  如:(1) ,留醉与山翁。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咏雪名句,“ , ”。
  (3)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意境相反的是 。
  (4)写出诗词中带有“鸟”字的句子 。
  学生经过反复系统的训练后,往往对记忆性的默写题得心应手,而对于靠赏鉴才能掌握的后三种题型经常手足无措,可见鉴赏诗歌已被提到日程上来。
  大家知道,在我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是最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唐诗宋词元曲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它们分别凝结了五千年文化精髓,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文字简洁、意象繁复、含义深刻等特征。因此,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不能只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必须学会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需要同学们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用心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真正做到和作者的心相契合。下面就鉴赏诗歌的方法及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做几点说明:
  一、知识结构
  1.诗歌分类
  诗歌是浩瀚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它的形成至今已演变为多种形式,学生在学习之时,首先必须理清诗歌分类。
  (1)按体裁分类:如图所示(广义)
  古体诗(古风)不太讲究压韵、格律,字数不拘,以五、
  旧体诗 七言较多。
  诗一 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词、曲)讲究格律,注重平
  仄,诗有定章,章有定句,句有定字。
  新体诗(自由诗)五四以后出现的用白话创作的现代诗。
  就不同体裁的特点,作为文学常识,同学们必须牢记并能灵活运用。
  例1:请同学们利用“绝句”的知识完成下列诗句的排序。
  ①杨花愁杀渡江人 ren
  ②君向潇湘我向秦 qin
  ③扬子江头杨柳春 chun
  ④数声风笛离亭晚 wan
  方法:一眼见出第4句是与其它三句不同的,因为它句末“晚”字不压韵。据此,一下子就可把它定位在第3句位置(绝句一般在第3句末尾字上不讲究压
韵),再就平仄及先写景后叙事的诗文写法,最后确定为3142。
  (2)按表达方式分类: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说理诗)
  (3)按创作方式分类:
  文人专业创作,民间集体创作
(4)按主题分类:
送别诗、望月诗、登高诗、伤春诗、临水诗、悲秋诗。
送别诗:古代的送别诗,大都写离愁别恨,由于交通不便,一但分离,就是相见无期,真正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它往往是文人墨客咏叹的主题。我们不妨把同主题的诗歌作一归总、比较,在归纳中加强记忆,在比较中深化理解。
a.《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七绝)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七绝)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古风)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五律)
e.《官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古风)
f.《走马川行奉送出师两征》岑参(古风)
   这6首诗歌是应知应会的,从诗题诗眼看,不难见出,诗人的写作目的属送别一类。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看,细分为初唐诗人、盛唐诗人;从作者创作风格看,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也有边塞诗派的代表,有打破宫庭文学的初唐四杰,更有浪漫主义诗风的开拓者。
俗话说:知人论世。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改为“知人论诗”,欲想知诗之深意,必先明人之境遇。同为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充满了与友人惜别的不舍与深情,即使是这样,也处处体现盛唐气象,境界开阔,感情真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伫立在江岸依旧在眺望,只有滚滚东去的江水才能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因为有浩大的江水作依托、作背景,也便使人觉得心情舒朗。
   王维虽与李白同属一个时代的人,但因其性格迥异(李飘逸浪漫,王深婉细致),再加上送别之地的差别(一个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扬州,一个是气候恶劣,环境凶险的安西),以及设定景物不同(前者是充满诗意的氛围“烟花三月”,后者处处是凄凉清冷的场景“朝雨”“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的诗歌中更多的运用了凄婉惆怅的笔调,表现出离愁别绪,读后使人黯然销魂,两首诗同中有异。
再观王勃的五律,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初唐恰是万物更新,蒸蒸日上的好时候,它的继起创造了一个令后人仰慕千年的奇迹,王勃适逢这大好时机,年青人借此东风正该大显身手,所以纵有送别感慨,也换作激昂奋进,雄浑开阔的调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此句既劝慰友人要积极进取,又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从诗的基调来看,一洗前代送别诗中感伤惆怅的笔法,代之以青春少年志在四方的襟怀。开拓了送别诗新的意境。
   至于边塞诗派的代表人岑参,常年深入大漠,多次出入边塞,反映征戍生活,歌咏塞外风光是他诗作的主体,在这里的送别,更因其特殊的背景,烘托而显得奇崛。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因友人返京而产生一种孤独落寞的情绪,别离的感伤跃然纸上。
望月诗:“望月诗”作为诗文共有的永恒的主题,一直是文人们关注的对象。它就象“杨柳象征别离”“红豆寄寓相思”“青松预示坚毅”“菊花暗点高洁”一样,几千年来形成的固有意象,蕴蓄了多重含义,我们不妨也把望月诗小结一下。
a.李白的《静夜思》耳熟能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家乡的情形不是与白居易的《望月有感》的很类似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睹物思人,似乎又比李白的“思乡”情结更进一步。
b.征人戍边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月亮是时间的明证。
c.借月思考人生真谛,更有哲理与意境。
苏轼是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在月圆之夜大醉之中,他的思想之光萌动起来,在天上人间自由飞翔,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完成了情感上的转化,是他在由人及目、从古到今的探询中揭示出人生哲理,是他以豁达的胸怀寄托了对人间的美好祝愿,同学们对这个“月”更要透辟的理解。
d.此外,还有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对月的忠爱是人所共知的,这里他把明月看作是光明纯洁的事物,而向往追求光明纯洁不正是他一生的写照吗!
e.与月亮这个情感意象相关的诗歌还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依据语文实践作摘抄整理,进行课内联想、课外延伸的训练。
登高诗:很早陈子昂就发出《登幽州台歌》的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觉得它恰是为文人登高、望远、感怀、作诗作了注解。大凡诗人登临高处,没有不怀古论今的,这可能与高处辽远,思虑畅达有关吧,似乎“登高诗”与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密不可分。如:
a.《沁园春·雪》是毛主席于1936年2月在行军途中,对着茫茫雪景,指点江山之作。
上阙眺望远视,将北国风光尽收眼底。--望雪景,抒情怀;
下阙由远而近,评古论今。--惜古人,赞今朝。
b.杜甫的七律《登楼》此诗将自然景象与国家灾难个人情思融于一炉,诗人在春日登楼观览,不想满眼春色意是触景伤怀,沉重忧郁,只缘国家政局动荡,个人身世飘摇。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代英豪辛弃疾“烈七暮年,壮心不已”,66岁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登临怀古,感慨国事,借古喻今,表现了他对沦陷中原的怀念和对不抵抗政策的指责。
伤春诗:“春红开了又 ”,古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往往带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伤春惜花之作都是低沉哀惋的。
如a.《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这就是盛唐之音。
但唐朝由盛转哀之后,许多作者笔下的“春”便更多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
b.杜甫在《春望》中的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感于时势看到花开而落泪,苦恨于别离听鸟鸣也要惊心,透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
c.同样《登楼》一诗中,杜甫再次以反衬的手法透露了伤春之意。“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唯此登临。”
d.此外,《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暗点繁华早已是过眼烟云,现在衰老潦倒,不堪春色。
时至中晚唐直到宋代,诗人们的审美情趣逐渐由明朗阔大过度到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中。
e.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用7个景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郭山村酒旗风”概括了千里江南的春色,但委婉地透露出暮春时节的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f.再如宋代婉约派代表晏殊的词作《浣溪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庸言传只要意会,那“花落春已去,燕归人未回”的意境已深深植根于读者心间。
g.人常说,“诗境”阔大浑厚,“词境”尖新细窄,这点在秦观的《踏莎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词人在春寒料峭中,独居客馆,归路茫茫的悲哀,怎一个愁字了得!整首词凄迷孤寂很好地表现了词人的心情意绪。
临水诗与悲秋诗:最后让我们看看“临水诗”与“悲秋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曾伫立江头感慨滔滔流水一去不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青春、时光,一切流逝都如这江水一样呀!
a.王维的《汉江临眺》描写角度远近结合,疏密相间,情景相融。所叙景物,水势浩大,山光水色,波澜壮阔,此水让我们再次见证了盛唐之音的超凡脱俗。
b.辛弃疾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又印证了孔子的辩证法。
自古以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朝代的盛衰兴替,好象流不尽的江水一样,俯视着长江流水滚滚不停,词人心潮澎湃,对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曾扮演过英雄角色的人充满了敬意。
“悲秋”之作,我们所见的不多,不过可以给同学们赏析一首《天净沙·秋思》此曲曾被喻为“秋思之祖”,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时空结构,称颂一时,很有代表性。
以上是就诗歌分类作一个综述,分法不近全面,只为抛砖引玉。
二、了解背景,贴近作者
就每一篇作品来说,我们在学习前都应了解一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的情况。
三、熟知技巧
a.托物言志“桃源望断无寻处”作者只是借“世外桃源”无处可寻之意,表达自己孤独抑郁的心情。
b.动静结合“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城市好象在上下浮动,波浪似乎撼动了天空,这里、城市、天空本是静态事物,但因作者泛舟江上,不辨动静产生错觉。
c.渲染烘托“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这两句从动词“卷”“倾城”突出随从人数之多,气势之盛,渲染出出猎阵势的雄武。
d.虚实相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以上四句皆为虚景,注重与诗歌现实景况的区别。
e.映衬手法 分为正衬和反衬,其中反衬又分为
“从乐景写哀情”和“对比”这两种方法。
例:正衬手法“小园香径独徘徊”这个香径指的是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整句诗衬托出主人公生活的闲适。
例:反衬手法
①以乐景写哀情。
“花近高楼伤客心”“感时花溅泪”。
②对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在白雪皑皑的背景中,有一点凝固的红色更显出整个世界的苍白寒冷。
f.借古喻今 诗言志,委婉含蓄是它的特征。
例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句借南朝前事暗合今朝政事,诗人借以讽喻统治者不要大兴土木,浪费民财。
②句拿孙权的英雄业绩跟那些昏愦、懦弱的统治者作一个鲜明的对照,讽喻之意十分明显。
g.典故、用事 好用典故似乎是词人的专长。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等。
……
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归纳、总结。
四、辨识修辞
   此外诗歌还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其中大量的修辞往往是点睛之笔,也是学生“炼句”的重点。
a.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b.夸张。“一川碎石大如斗”写风之劲。
“千骑卷平冈”写随行众人之多,气势之盛。
……
c.借代。“孤帆远影碧空尽”帆代船。
“兵戈既未息”兵戈代战争。
“年少万兜鍪”兜鍪代兵士。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八百里谓牛”,“麾下代部下”,“五十弦代乐器”。
……
d.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五、炼字炼句
   有位学生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中“销”字不写作“消”字,她的置疑精神引起了我对“炼字”的重视。经查资料,我发现,“销”有熔化、蒸发之意。“消”有消除消失之意,两相比较,更能切合诗境的还是“销”字,李白这样一个不受世俗羁绊的旷世奇才,面对愁苦,他不是消极躲避,而是积极面对,他要想尽办法解决它,那最理想的美梦,便是让愁字熔化在酒盏中,而不是消除它,因为李白知道即使消除了,它还是会有痕迹的。
这样解释之后,学生便于记忆。在此后诸次考试中,这个字很少有人写错,这不得不归功于“炼字”。
下面列举一些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小园看径独徘徊”的“独”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字。
“可怜白发生”的“可怜”一词。
“艰难愧深情”的“愧”字。
“砌成此恨无重数”的“砌”字。
……
   可见,“炼字”不仅便于理解赏鉴诗句,更于记忆背诵大有裨益。同样“炼句”也很重要,往往书后训练中都会特别强调这里不再赘述.
六、创设情境
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诗歌鉴赏的情境。诗歌鉴赏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的,它需要想象和联想,以往的鉴赏往往是教师用语言描绘意象,引导学生入境,这未尝不是一种方法,但它毕竟缺少诗歌的直观性和再现性,若利用一些现代化手段,赋与诗歌以音乐以画面让学生引起共鸣,获得感性的燃烧。可能会事半功倍。
七、诗文结合
   让学生用散文的笔法再现诗歌优美的意境,已不是首创了,它不啻为一种好方法,因为诗歌鉴赏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把诗人高度凝炼的诗的语言和那种尽在不言中的特殊意境,再次展现出来,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有益尝试。
 
[发布时间:2012-02-22 13:56:36 ] [阅读次数:1068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