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王国钧诗词一组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3月
·晓春残雪
·刘玉法诗作两首
·蒲亮亮诗作两首
·
诗人纪念 首页 > 诗人纪念   
文人大节,贤士高风
 
文人大节,贤士高风
 
——纪念吕公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刘连茂
   
   大匠遗风,辽海学人多受益;高师泽惠,清明时节更怀贤。吕今年正月二十九,是吕公眉先生百周年诞辰。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一位离开我们十二年的吕公眉老先生,这是我们营口诗学界和营口文化生活的一个节点和要事。先哲说过,“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不朽者,后世之名。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公眉先生是以教师为职业的杰出的师长,是东北文化名人,被王充闾先生誉为营川双璧之一,自然是我们盖州的市宝,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位高贤。
   公眉先生的名望,我早有所闻,然感憾未曾谋面,他的作品也未曾研读,近年看到邰育诚、郭绍光编写的《山城拾旧》一书,也未悉心其间。前一时期育诚先生约我写对公眉先生的评价研究文章,感觉无从下笔。及至拜读王充闾先生纪念文章,又听很多德高才华人士对公眉先生的评价,认为应该重视对公眉先生品行和诗文的学习研究。鉴此,我认真地阅读了《山城拾旧》和其它相关文章。近日与我尊敬的临清先生详细了解公眉先生的生平、品行、学识、建树等方面的情况和轶事。又看了跃龙先生近日写的追忆文章,心目中巍然树起一位崇高的形象。这不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大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慨叹了。
     他的风范学识,永昭于世,他的道德文章,长慧于心。松竹梅兰多是比喻贤人高士的品格,很多文人雅士也自以为志。我借为心香,聊加景仰。
人品如松,浩然正气立乾坤
    公眉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先天继承“不为良相,当为良师”的祖训,这正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清真修身品格和善美济世传统。他的先天秉赋和后天操持,经过岁月砥砺,风雨销磨,历久弥彰。公眉先生是一位大写的人,他的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传统仁人志士的崇高品格,在新的时代有新的建树。先生抱守着热爱生活,清丽自然的生活态度,坚持着感恩图报,淡定从容的处世情怀。无论青年、中年还是老年,把握人生的真谛,如蓬勃昂扬的松树一样,不畏严寒,不避酷暑。面对四时的风霜雨雪,面对人间的喜怒哀乐,面对社会的治乱嬗变,面对人生的吉凶祸福,始终以圣贤的德怀,感恩天伦,乐对人生,守常静处,矢志不渝。他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独立、祖国富强、人民幸福,不息进学,不懈奋斗。在日伪统治时期,尽管他在教育救国,文化强国的努力中,有了很好的职位,有了不凡的声望,但是,当他看到伪满政权甘当儿皇帝的卖国行径和附庸本质后,不甘为虎作伥,毅然放弃优裕的工作生活环境,回到辽南农村从事教育,为家乡培养一代人才。谋生和就职的艰难,他淡泊以对;艰辛的教学工作,他引为快乐。新中国建立,他无比自豪,成为新社会的人民教师,在学校中把自己的德才知识,传授给一代青年学生,影响着感召着周围的人们。在他遭受到株连,蒙受屈辱的年代,他无怨无恨,轻看荣辱,重看气节。坚信人间正道,守持着一片丹忱。他对于新社会的感情,对历史的公正的信念,是超然执着的。据说,他在被错划成右派后,学校还保留他的公职。只是先生根据当时自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等境况,放弃了工作,回到原籍,成为奉公守法、与人为善的平民百姓,且戴有时而被限制监督管的金箍咒。他坚守着做人的真谛,相信人间自有公道,相信天人互馈,相信共产党如同大海一样会自身纠正错误,把多年的冤屈化作工作的笑容。他在回忆中写道:“我不想在这里把人所共知的而且冤屈假错的不人道的手段再写出来,因为今天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又何必哓哓不休谈这些不值一谈的杂碎。我回到家乡二十年里,我生产、劳动、读书、饮酒,我很清楚,顺天则存、逆天则亡的道理,我以廓朗的胸襟,来对待这身外的渺小。我始终认为,此身无罪,自然百感不生,清夜扪心,未尝不酣然入睡,每逢违心之处,只一笑了之。”
    公眉先生以和谐友善的心际,对待天人事物。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对人是宽容厚道。包容常人所不能,涵养常人所不纳。背后从未评说他人之非。对于误解于他的,也很少解释,对于委曲于他的事情,也很少辩别。只有对爱国还是卖国,是不是汉奸这一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他才严正且幽默地力表。在他平反后,并不像一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俨严以英雄自居,老子天下第一正确,对共产党大加挞伐,骂个底朝天。大算其个人小帐。相反,能从社会发展和历史条件来认识自己,积极工作。我敢说,这确实是一位被母亲错怪的赤子,是经得起逆境考验的社会精英。
 
学品如竹,劲节虚怀不老春
     板桥有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对竹的品格的综合意象表现。竹,作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化身。用竹来比作公眉先生的治学品格,是很形象的。公眉先生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有着良好的人格土壤,这是他的先天的幸运。他的家庭清寒,父亲是一位旧社会的秀才,他和弟兄从小就和书本子打交道,他最喜爱父亲批点的古人诗集。学前已经已经读过不少简单的书籍,入学后学校的课程是不够他学习的,父亲是学校校长,他表现也格外勤奋,课后还要受母亲的督责,背诵父亲授给的长短句和一些近体诗。在盖平第四小学初小毕业后,继续入私塾学习国学,以继书香家风。每天课后必须检点一天功课,还常常去请教地方的名宿举人孝廉王兆林。可以说,家庭和盖州文化底蕴使他得到很好的滋养,为他一生志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他又离乡到省城求学,高小没毕业就考入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在长春(满洲国京都)当教员。他的才学超人,自然崭露头角,作为满洲国教育部编辑部成员,成为近代教育课本的编写者,文化刊物的编辑者。由于社会的动荡,他探索着寻找着施展才华的机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对学习,他不一而足,一生学习,无时停顿。志学不舍,治学不假,致学不骄,学之以贯,思之以悟,持之以恒。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学识的渊博,是见到过的人很难企及的。人们都说他是是治学的楷模,活的书典,知识的智囊。在他身上,看不到浅尝辄止,看不到学一当十,看不到恃才傲物。历史上治学的名家代出,而在盖州,我们很幸运地看到这一位真正的学家。他在垂暮之年,仍然坚持学习。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他把终生的学习作为生命的要素。不学不以为人,不学不以为业,不学不以为师。尽管他没有更多的著述,他的几札散文,一些诗篇,散发着不竭的文化馨香,诉说着学习的快乐,展示着学习的成果。
 
师品如梅,不傲群芳携百卉
    凌寒的梅花,玉骨冰心,是千百年来人们认同的高贵品格。“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咏梅诗句,使我们对梅花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境界。公眉先生的良师风范,有如梅品的崇高,印证了梅花报春,引领后俊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阈。公眉先生一生大部时间从教。教师的职业使人居于师长的地位,而教师的品质不一而论。有的教师唯我独尊,讲面子不讲真理;有的教师德才局限,只教书不重育人;有的教师黔驴之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教师以职谋私,误人子弟。而公眉先生是我们为师之典范。不仅学高,而且身正。他把平生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广大学生,而不图什么报效。他的学生写了很多纪念他的文章,这都是真实的写照。王充闾、张毓茂两位大家,对他的评价更是中肯精到。他的教学实践,是新版本的师说,是梅花报春的新篇。公眉先生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冷落,然而,他不以自己的知识为自有财产,对年轻人,对求学者,始终以亲和的、期冀的心境来相处,知无不教,教无不真。不保留而待人如友,不误导而与人为善,不谋私而诲人不倦。他的身边,集聚了一批文人志士,他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迟跃龙先生说到他向公眉先生求学的经过,我听到过不少的人说过盖州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家。不论他在草棚土炕,还是在青荚白屋,不论是在三尺讲台,还是八仙茶桌,他处处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出现,不矜持,不傲慢,不轻视,不保留。有时他为了调节文化生活,引起大学的学习兴趣,对一些知识,用辩论和打赌的形式与大家探究和娱乐。他自然是常胜者,又常常是付出者。不管胜负,他都要掏腰包,或者免除输者的经济负担,大家一笑了之。他在进修学校讲课,从不因为自己学识基础好而轻慢从事,每次都认真准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下乡从教,从不因为自己的事情晚到一次,常常是先到课堂。他参加营口市的学术活动和诗词文化交流活动,也无一次迟到。从他三、四十年代任小学校长,到退休后任营口市诗词学会顾问,特别注重对青年特别是后俊的培养,寄希望与来者。不管是他的得意门生张毓茂、申笑梅、邰育诚、郭绍光,还是就教于他的广大学生,他都从教以诚,有教无类。特别是对公明廉洁、谦和志学的王充闾先生等学家,他更是引为知己,倾其所学,传其所要。他还以向学生,向同事,向领导学习为乐事。他与王保纯先生、王充闾先生、陈怀先生等发起创立了营口金牛山诗社,并作顾问,为家乡盖州和营口市诗词与国学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杰出的贡献。我钦佩的孙临清老师就受到他的影响与栽培,是我直接学习的榜样。
 
文品如兰,清幽隽遗灵馨
   公眉先生是一位文学家,学者,诗人,他把自己的知识,通过教学和文化传导于学生,宣传于社会。这是他对社会奉献的主渠道。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他失去了很多的创造机会和创作条件。在他当农民的年代里,生产劳动是他基本的生活方式,甘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安善公民。他并不是因为受到株连,原来的美文被人误解而谈虎色变,心有余悸,但是为了减少误解和麻烦,他不可能去离开现实而写一些与时宜不合乎的,人们也不便于理解的作品。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发表作品,一些诗文只记留在自己的本子上。文名夙著,豹隐城隅。但是,他的文化之心不泯,他的自信精神弥坚。文章在他心中冶炼,真善美在他头脑中升华,娇媚的花蕾在落叶后萌动。重新回到诗坛和文坛后,他的创作热情更高,创作态度更加严谨,更加科学,更加求真。他的作品如同历史文化长河的浪花和水滴,体现了文化的血脉和精神,折射出文学的光芒,汇入了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海洋。文章千古事,大浪自淘沙。古之为文者多矣,然而,穿越时代,流传至今,具有历史魅力的并不多,而且经过进一步的陶冶,有些东西还会退出历史舞台。美文不在多,有道即是真。公眉先生的文章,率真、清秀,质朴、典雅。以童心、爱心为神魂,以先进、文明为骨骼,以真实、现实为血肉,以美词丽句为服饰,读了让人感受到自然、亲切,从中受到教益。文章所表现的是个别的事物,而让读者体会到的则是普遍意义的哲理,从个别上升到了一般,从事物升华到道义。如箴言,如美诗,如经典,如胜景。
   兰花无论在深山,在幽谷,还是在花园,在居室,都以一种清秀典雅的情怀,表现出神奇的魅力。公眉先生的文章也是这样。他的散文《念珠桃》、《山城拾旧》、《七沙雁》等,以纯真的童心,写出人类美好的心灵和光明的追求,表现出他感恩自然恩赐,感恩社会福祉,感恩人民创造。他在重新回到讲台后和退休后的诗文,热情讴歌家乡和社会的变化,也用竹枝词等到诗文形式,批评一些不良的倾向。他欢呼人类为保护自然、和谐生态而做出的努力,他的鸟之爱,把全社会对鸟的保护,人们对化吉异类的创举,高于祖母爱鸟的一把秕谷。不仅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的爱心宣言,也是和谐物我,和谐社会的宣言。他在诗中写道:乱抛秕谷满街墀,净扫衢门雪霁时。我欲人禽同一饱,坐看饥雀下寒枝。他在听孙临清先生参加辽宁省章古台诗会归来述说固沙造林事,喜而作诗:万倾樟松泛绿波,卅年前此竟如何,风悲日澹空千里,大漠寒烟走骆驼。颇具菩萨情怀。这似乎是从血脉里带来的,又经过祖辈和父辈们教化养成的天性,而这恰恰是仁爱安善、温良恭俭贤德士风。
    吕公眉先生擅长诗词,尤其长于绝句,饮誉辽海,名播九州,曾深得沈延毅赞赏,被誉为营口市旧体诗坛十家之首,是省内外公认的诗词大家。晚年曾担任营口市作家协会顾问,营口市诗词学会顾问,一直致力于家乡的文化公益事业,直至逝世。
   王充闾先生评价公眉先生:耿介拔俗,豁达淡泊,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困穷,无论是人品还是文品,都称得上格调高雅,卓尔不群。
公眉先生身上集汇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和学家的松竹梅兰四君子品格,更让我们看到的是,不只是如似,而且是胜似,他升华了传统文人雅士清高品质,把自己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融汇于自然和社会之中,他自己的有限生命放在广阔无际的自然和社会之中,做到了天人相谐,物我合一的境界。他对个人的得失,具体个性的兴衰,并不在意,在意的,追求的,表现的,是天地间的正气、正道、正格。因此,他赢得了文化,感动了社会,影响了周围,提升了自我,做到了诗词传世,精神不朽,有如青石关一样,年年芳草杏花,青松白雪。
    豹隐城隅澄澈襟,诗文大美播清音。
    杜鹃啼血丹忱染,耆宿宜生孺子任。
    但愿人禽同一饱,何分荣辱著千寻。
    丰碑青石杏花雨,继古梅魂更启今。
[发布时间:2012-04-12 09:09:23 ] [阅读次数:1943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