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落叶归根(新韵)
·农家新貌
·刘恩庆七绝两首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4月
·望峰楼近稿·贵州拾韵
·金陵春光
·傅瑜诗词小辑
·隋祥云诗词一组
·蔷薇花
·曾林七绝两首
·黄曼妮诗词两首
·武发俊七绝两首
·王建华诗作两首
·赵彦久律诗一组
·谷雨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诗词“接地气”的粗浅体会

李孟仁


诗魂哪是天?大众最当然。
意欲求高雅,为先立本源。
   “接地气”,原本是网络语言和民间用语,解释也非常广泛。本文所说的“接地气”,是指在诗词创作中要体现人民性的思想,体现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欢乐、愿望、利益,真情实感地感受他们、讴歌他们、鼓舞和引导他们,让我们的诗词作品道出他们的心声,成为鼓舞他们的号角。也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时代呼唤,反映生活,广泛熟悉,生动具体。
一、“地气”是诗词的本源
    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尤其是其中的“风”和“雅”,几乎每一篇都是人民群众生产劳作中的琐碎、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情感纠葛中的细微末节。是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充分体现了人民性,体现了民间的火热生活和广大劳动者的情感。从艺术价值的角度看,带给了人们原生态的美感和富有灵动的画面。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人民性是本源,本源是第一性的,在《诗经》中,我们看到了先贤们创作思想上的精髓和创作艺术的真谛。我们常说创作作品要源于生活,这个生活,就是地气,接地气就是接上这个本源。在这个源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高于生活。《诗经》中所讴歌的对象和内容,开创了诗词创作接地气的先河。
    何止《诗经》,纵观诗词发展的历史,从古至今,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都是体现人民性、大众化思想的作品。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过歌颂皇宫里帝王爱情故事的《清平调词》;写过源于民歌,描写普通民众爱情故事的《长干行》。同一个作者,同样的题材,后者能被演绎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成语故事而广为流传, 而前者,尽管艺术性也很高,但能背诵者和影响力,远不及后者。唐朝有个名气一般的诗人李绅,很多人可能记不住他的名字,但却能耳熟能详背诵他的五言绝句《悯农》。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写的是占社会总人数最多的农民,写的是农民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写的目的是让人们都记住粒粒皆辛苦。
    接地气的命题,不仅诗词,包括与之相邻的歌曲、电影、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无不都是如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强调了为什么人的问题,都强调了作家要深入实际生活的问题,这也是诗词创作的方向和灯塔。让作品充满地气,是艺术传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
二、“地气”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
捉文弄字好抒情,何以华章入上乘?
作画耕耘临麦垅,吟诗建筑挤工棚。
扎根落户行囊满,走马观花大脑空。
意境神来自心起,呼出地气令天惊。
    这是我与诗友交流创作体会时写的一首诗,也是我寻找地气的真实体会。我学旧体诗词较晚,快退休时才起步。退休后耐不住寂寞,随建筑单位先后在呼伦贝尔草原建工厂、在辽东湾建跨海大桥、在吉林修高速公路,时断时续五、六年,零距离在基层一线当建筑工人(农民工)。火热的现实生活深深感染了我,为我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素材和精神营养。这期间创作了近百首作品,并陆续在工地及各级刊物上被刊用,有的还入围一些大奖赛。其中一首反应工地农民工伙食的作品入编《全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清汤粗米简烹单,众口狂呼淡或咸。早拌星光晚盛月,工棚领悟苦中甜。”还有很多反映劳动场面、体现工人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作品,“工期正紧遇炎炎,罕见橙红屡叩关。幸好铁军含内气,敢同天老对极端。”总之,他们身上有写不完的东西,以至于当时我被戏称为草根诗人,农民工诗人。
不仅建筑工地,到处都有火热的生活,农村、城市、军营、家庭、公园,哪里都有。只要心在他们中间,充满地气的诗词就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三、“地气”要体现时代特征
    旧体诗词从《诗经》算起到现在,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好的作品都是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我们现在创作的作品如果能够流传后世的话,也应该让后人们能看出是哪个时代和时期写的作品并反映出这个时代和时期的特色。比如,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应该说是风云跌宕、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个特征应该是当代作品的最大特征。有人说这样的诗词是“跟风”之作、“应和”之作。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跟”上时代的步伐,“应”时代的呼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应该是理直气壮。诗人理应为这个时代留下痕迹,留下丰碑。再比如,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的节日甚至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诗人们往往每到节日就诗兴大发。如果不突出时代特征,可能就看不出咏叹的是哪个年代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了。举个离我们最近的例子,今年初,先是武汉,继而在全国乃至世界,发生了冠状肺炎疫情,广大诗人忧国忧民、为抗击疫情鼓与呼,这些战斗的诗篇,有的是赞颂高级科技人员,有的是赞颂一线的普通医护人员,把这些迎击国难的英雄个个写的鲜活灵动,诗人也成了战士。这就是时代的地气,时代的史诗。
    网络媒体时常有报道,说某某大学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用毛泽东的诗词做串联,演绎中国革命史。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毛泽东的诗词每一篇都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再现,都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点,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史,是诗与史的完美结合。毛泽东的诗词也成了记录时代、记录历史的完美教材。
    当然,体现时代特征不是空泛地唱赞歌,不是喊口号。要尊重客观事实,善于选择不同的角度,善于运用时代语言,善于把自己写进去,让作品充满真情实感,进而提高可读性,提高生命力。
四、“地气”是亲历亲为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方面,我也曾经走过弯路,误认为写农村的、基层的、原始的题材就是接地气。后来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误区。真正的接地气,就要注重亲眼所见、亲历亲为。去年秋天,我在一个诗词群以“秋收”为题写作业。凭借当过知青的老经验,先打了些“镰刀舞、粮满仓”之类的秋景腹稿。可到农村一看,即使是山区的零星地块,也不用人工割地,也不用粮仓储粮和大车小辆地去粮库卖粮,收割机在收割的同时就直接装袋,等候在地头的粮商收粮大货车直接就把一年的收成都收走了,而且钱都不用数,用手机就把卖粮款入账了。所谓秋收过程,对一个普通农户来说,也就是半天的时间,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当即即兴写了一首《今日秋收》“改驾农机不用镰,粮商车辆等田边。一年欢喜全收尽,微信手中数账单。”实践证明,要想写出接地气的作品,必须有亲身的体验,不能想当然、凭经验、看表象、道听途说。去年春天去山区郊游,住农家院,吃的是亲手挖的山野菜,感觉非常好,同行的人大都以挖野菜为题吟诗作赋,应该说,这已经是个比较接地气的题材了。可当我看见有的农民把挖来的野菜寄给远在城里的儿女时,立刻抓住这一亮点,写了一首《寄春》“最知儿女爱吃春,野菜劳牵父母神。朝露采来鲜几把,黄昏快递进厨门”。我认为这虽然是山区农家的琐碎小事,却反映很多思想内涵:包括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乡土绿色的留恋,生活水平和节奏的提高等等。这样的题材,小中有大,地气浓浓。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歌颂的诗词铺天盖地。我没有写大场面,而是写了一首《送孙儿上学》“国旗每每校园升,稚嫩歌声响九重。振奋眼前同敬礼,忘乎身外唱合声。少儿初立鲜红志,老叟仍牵伟业情。喜伴星星扛火炬,江山代代放恢弘。”我认为写这些亲身经历的小事,更真实,更有情趣,更活龙活现。
五、把地气的能量放大
    诗词的魅力之一,是用语言把诸多的现象进行提炼和抽象,并使之能够闪闪发光,再用这个光芒把世界照的更亮。简言之,就是说写出的诗要有用。有用的标准是什么?是能被媒体采用?是能获奖?能这样固然好,但首先要被你写的对象接受,让他们先受到鼓舞,进而被时代接受,能够鼓舞时代。我写建筑工地的诗,就先读给农民工听;写农村生活的诗,就先读给农民听;写身边生活的诗,就先发给身边人看。先被所写的对象接受,才有可能鼓舞他们。当然,这种鼓舞的效果,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不一定马上体现在什么具体指标上。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说直白点,就是让他们有被认同感,心情舒畅、充满自豪地做事做人。在修高速公路中,运送混凝土的罐车司机多次提及山路如何如何难走。出于好奇,我跟车去了趟现场,结果在车爬陡坡的时候,吓得我随时都做跳车逃生的准备,回来后就写了一首《筑路司机之歌》“深山修筑更难行,困境偏激霸气升。敢上云端拔险峻,轻穿谷底破迷蒙。凝神窗外急急雨,聚力心中烈烈风。一路征尘吞日月,铁军谁与论英雄?”读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说,虽然只明白大概意思,但能有人为我们写诗,心里就很满足了。我用微信发给他们,他们又转发给其他同行。他们受鼓舞,我也受鼓舞。有个铲车司机,冬休第二年回到工地后,居然还能背下来我上一年写的一首诗,他们太可爱了,太需要诗词了,太需要精神鼓舞了。我们写的诗能感动身边的人,才有可能感动更多的人,才有可能感动社会、感动世界。
    另外,“地气”并不是“土气”的代名词,《诗经》那么接地气,仍被誉为“大雅”“小雅”,古人尚能有如此的认识,况且今人。

[发布时间:2021-07-03 19:42:28 ] [阅读次数:813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