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悼恩师江海峰先生
·周起科七绝一组
·渔归
·傅瑜七律专辑
·闵济林诗词一组
·清明祭十首
·许笑容诗作两首
·放生
·王大博七律两首
·李梅影诗作一组
·蟠龙诗社2024年2月社课
·张德松诗词一组
·隋祥云诗词一组
·词风杂咏
·望峰楼近稿
诗人散文 首页 > 诗人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五章

                                         曹 

 

        如此文人陈丹青

 

    合上《退步集续集》的时候,心情感觉挺复杂的,但是对我来说,收获更多。

  一个怎样的文人,经由岁月,还保持着童真,还秉持着棱角,依然狂傲不羁,好在,他有绝对的优势来狂来傲,来认真地戏谑人生。

  这样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文人,他自我否认不是文人也罢,不是画师也罢,都改变不了世人对他的定位,还有他骨子里好玩儿的个性。透过他笔下的鲁迅(他曾定位鲁迅是个好玩的人,在我眼里,他同样是个非常好玩的人,而且玩得似乎并不寂寞,因为他入世得很),我也许读懂了他,一个才学丰富却又不拘泥于社会不肯妥协于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凝眉的学者。

  看陈的文字,是一大享受,那种率性而真纯,不做作,真的很少见,哪怕他的粗话,也蛮可爱的,带着种孩子气似的负气,其实分明是现实与他的期待相差太远,可是他不能让自己轻易对现实妥协。

  如果不是他下乡的经历,我想他可能更时髦些。他对采访他的主持人说的那些一针见血的话,试问当今中国文人,哪一个敢说呢?他请辞北大的风波,试问当今哪一个中国人不是挤破脑袋想往里钻呢?陈丹青的成就,与他的为人,还有眼下的社会,真的好矛盾,但又在抵触中相依而存。或许,没有当下的时代氛围,不会出现这样一个陈丹青也未可知。一如他分析鲁迅时说,鲁迅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相辅相成的一样。

  在陈身上,体现着爱国,通过他居日的文章,可窥一二。樱花下的温情,公正评价日本人的个性,却又不能泯灭对当年侵华的日本人的憎恨。我喜欢这样笔调下的一种无意昭示个人本性的文字,隐藏其间的,自然是一个人的思想内涵了。

  他介绍那么多外国的先进文化和发展的突飞猛进,无非是想让我们的祖国也早日抵达那样的文化氛围,但其实,他心里对中国当下的教育,实在是失望的,甚至是绝望的,当今中国文学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也只能随波逐流的走一步算一步了。

  阅读陈丹青的文字,在我是一种新的心灵碰撞,应该是受震撼的,但我没让孩子看陈的文章,我怕他的偏激会让没长大成人的孩子,太受干扰而与世俗格格不入,那样当然不够明智。记着最先接触的,是木心的文字,朋友介绍的,没成想先看了陈的书,自然在印象上,对陈便先入为主了。而陈,如此推崇木心的文字,想着旧年曾看过些许,便有了再看的意念。也许看文章,也和交朋友一样,需要缘分的吧。

  和师兄言及陈的文字,师兄说陈极有内涵和思想,我笑,认同。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敢说真话的人,敢于执著自己追求的人,并不多。庆幸陈,走过这么多年的人生路,经历如许坎坷,还保留着这样书生意气的本质,承不承认也无所谓,某些定义,是他人对自身的一种评价兼认可,哪怕有失公允,况且似乎未必真的对其人格鉴定有失偏颇。

  学贯中西,对绘画的造诣,对文学的体会,对古今的了然,都在闲谈中,如溪流涓涓,带着让人心仪的品味,也足以让人通过他的文字和绘画而深思。写本书本没什么,这名字起得倒有趣极了,他以怎样的庄重来看待自己书名呢?是否会有《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文集》那般谑而犹庄?

  不知怎么,我感觉陈的身上,带着种鲁迅的文风,犀利而张扬的同时,又内敛含蓄,却又兼容了时代的簇新元素在其中,这真是很奇怪又很难解说的感觉。一如陈略显严肃的面孔,怎么也没能掩盖住他的古道热肠。至于陈的脏话,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渲泄,如同一个人的某种癖好,为某些人所不喜,但就他的文字成就来说,并没有减弱他的光彩。现实中,国骂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不过放在谁身上而已,难得陈,肯放开自已的心,不被他人眼光所右。当然,我不是说他的粗话值得效仿,只是认为成为他个性的一种体现。

  好玩,这样的字眼儿本身,就带着一种淘气与可爱,也只有陈这样貌似严肃的人,才用得来,用得自然,随心所欲也掩饰不了,就是陈于文学路上的一招一式,浑无意也改变不了他人注视的眼光,没办法,是真文人自风流嘛。

  还是想说,陈的文字,非常值得一看。至少,我蛮喜欢的。(2011.7.25

 

黄丫口游记

 

  第三次到黄丫口,实属偶然。与同事和几个营口的朋友同游,也在意外之中。也许,我与黄丫口的情缘,需要一些他人的点缀吧,这么一想,倒也豁然。

  故地重游,心情非常轻松,那种初来的好奇与兴奋,都淡了好多,每过一处,竟有种亲切之外的恍然之感,不知为何。山溪依旧流着,但水势明显比我当年来时弱了,而我却比那时的境遇好过许多。我想,这人世间的所有兴衰,都有劫数与定数的吧。浣衣女踩着石子步入河边,本来洗衣的寻常举动,此刻在我眼里便是一幅最美的图画,山溪轻唱,村妇洗裳,几只调皮的大白鹅踱着方步不肯让路,有种憨态十足的可爱。

  五一才过几日,山的绿还有些稚嫩,就像个懵懂少年,裸露的岩石、未被遮掩的山体,除了松树以惯有的厚重之绿和我们坦然相视外,其余的绿,还似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讨人喜欢地掩饰着自己的羞涩。原来,绿也有这样初出的一种雅趣。

  本以为两年多未来黄丫口,这里会有些改变,没想到和当年并无多大差别,而且还让我因某些而生出些遗憾。原来山里的老屋不见了,少了些氤氲的气息,取而代之些蓝色的铁皮活动房,使原本醇朴的山色大煞风景。山上的电线,也削减了山里原始的味道。再去寻当年的黄菠萝树,似乎没有了呢。人世沧桑,什么都在变,或许我在苛责黄丫口的变化同时,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不知道,也没想深究。世界太大,人类太渺小,刨根问底是不明智的,大智若愚才是慧者。

  相比久前来时,黄丫口多了一处百福石阵。各种造型的石头、各种各样的福字以红色镌刻其上,石阵设在山溪流处,凭增一份野趣。在这厢逗留,赏景、玩石、摄影、歇息,最有意思的就是看朋友们坐福拍照了。坐在福字上,要是真能得到福佑就好了,也许,真会如愿呢。

  杜鹃山的杜鹃还没开,我们来早了,花期到要五月末才是火候。现在,只有梨花开得正好,还有为了好客热情先开的几簇映山红,山路旁留下些烧烤的痕迹,让我为人类刻意破坏原生态的无意之举而叹息。正三界处还是荒秃一片,草都懒懒着未曾吐绿,难道是冬眠未醒?只有向北的那面,有几株没叶的映山红,于荒野中,稀疏地开了几朵,倒显得更加萧瑟似的,好在心情不为环境所染,我是高兴的,朋友们也是快乐的。山顶的白云开心地迎接着我们,不停变幻着身形,向东、向北便是海城和岫岩,被一层雾气笼罩着,如同仙境。

  山风极大,忽然令我想起那年来时一行十余人在此合影的情形来。只是可惜,其中一位朋友已驾鹤黄泉多年矣。而那时的我,那时那刻我鬓间的映山红,都是不可重来的一朵记忆了啊。便用多情的地目光,认真看了身边的朋友,我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天长地久,和我们来时路过的前松村那株千年古松一样。

  因上下山都是坐车,觉着实为一憾,不累是真,但因坐车少了种生活原初的味道。人的本性里,有些说不清的存在,比如累并快乐着,这一程,可能少的就是这种情趣吧。似是而非的一切,当然没有采山菜的热情,也没有当年那般年轻的心境了。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与梨花结下了因缘,偿了我一个多年的愿。

  来是偶然,去却是必然。不管黄丫口有没有变化,也不管我有没有变化,两个原本相识的老友,就算再见无语,相别也该留下些什么吧,哪怕是文字也好。如果人生之中,所有的境遇都要第一眼的眼缘,我和黄丫口之间,就是老夫老妻了吧,感觉不到特别的心动,但入眼入心,第一次来,我看到的是她的美,这次来,我不但看到她原滋原味的美,更看到她的缺点。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生活。(2012.5.5

 

信笔野卉

 

  一任闲情恣肆,大有无聊赖中竟然摆脱了心中围城的释然。记梦未果,始悟可能近来果真乏力,也就顺其自然,记不得或者有记不得的好。心机不重,灵机亦未通,可是生活的起伏还是自成葳蕤。

  牛毛细雨,竟然下了两天,苍天真是好脾气的主儿。连下雨都这般慢条斯理,实在是为这修行而感佩。天空的云,分布均匀,看这架势,雨根本没有停的意思,那就下吧,其间的情节和故事,想必天公自有安排。

  雨中的晨,寅时初便醒来,我在等人生这一站,最后的通关碟文。下一站想去哪里呢?问自己,才发现根本没有明确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吧,也无不妥。

  生动的鸟叫,未停的绿雨,诗意栖居的心,生活竟有了烟火之外的味道,我喜欢与年纪不相称的这种美丽心情。或者,人活的,就是要这种心情。偶尔做个正襟危坐的端严之人,多时做个轻松自在的红尘中人,两厢并不矛盾,应该是种相融,如此才会令人生溢彩生香。

  等待幸福的花朵盛开。亲自把守在花蕾近前,这份等待,便有了抹天真的孩子气成份在内。成人做孩子事,自是有它别开生面的一种幼稚单纯之味。对梦的走近与担心梦是否为昙花一现忐忑,更富有生活拙趣。而趣,如董桥先生云,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自然我不想因趣而有身如桎,去趣愈远。

  以情感品咂生活的余味,主流之外的某些,看似的点缀,原来是最令人动心的所在。既然真的是这样,我愿意沉醉在文学的河里,哪怕不会游泳,哪怕溺水而亡,也心甘情愿。

  文之长短和心情的起落,大多时候不成正比,也大可不必比照。忙碌也好,悠闲也罢,心只要把持得住,就不会偏离自己的轨道。际遇如何,最好是随波逐流,远比计穷虑迫地苦求好千万倍。

  纵然千思万绪,也不一定都能理出头绪来,但它往往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如是想,我更倾心于一蓑烟雨任浮生的人生意境。便着写着什么,就一定要有一个中心吗?不如此就不是散文吗?上一段说东,下一段说西,是否就是失败,在我看来其实未必。

  字,大多时候像温柔的梳子,爬梳过往却是种幸福的感受。在才想开始的时候,就结笔,不觉其玄,却让人费解。倘若已经让心有了美丽的着落,也不是不可以结束。所以,突兀一停,就当弦断,有知音深谙旨趣,又何妨?(2012.6.30

 

德被苍生 帅府忠魂

 

  五一带小子去沈阳旅游,帅府成为不虚此行的明智选择。一直想去帅府看看,没想到帅府一游,如此满足了我的感官和内心,它比我想象中好过许多,这让我觉着极有收获。

  如果依我的个性,定是在见到帅府外赵一荻的小楼就进去转转了,可是偏要听从安排,从帅府正门进,才是旅游路线,于是带着颗探寻的心,仰望帅府前的张学良戎装像后,正式进入帅府。

  如今的帅府,不是行政中心,而是一处旅游观光的所在,这在当年的大帅少帅心中,定是万不曾想到的吧。是的,真没想到帅府会如此大势,旋即又豁然,帅府的真正实力,当年的东北王,也是相当于东北皇帝啊,这般气势自然不为过。过了类似来拜会的官员下马石的最前厢房,才算正式进入帅府。厢房其东玄青黄色的墙上,有红色鸿禧二字。帅府门边立着两块石碑,上面都写刻着张氏帅府四个大字,一块石碑是沈阳市文化保护单位字样,另一块石碑刻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帅府格局,严格说算是三进吧。一进是门厅,就是来此客人等待通报的地方。一进的门匾,上书治国护民四个苍劲有力的繁体大字,煞是庄严。

   帅府中的对联,有几处耐人寻味。一处对联非常给力,横批是:宏开塞外,上联是:开塞仗金锋屹甲万里;下联为:海外接半壁昭泽三省六洲。其它牌匾如望重长城桑梓功臣等,读来颇有纵横捭阖之慨。这些牌匾中,记忆最深刻的是德被苍生匾额。看似平凡的四个字,却是如何置地有声啊。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不言而喻隐于其间。尤其张学良,以一颗赤诚爱国心,无声地诠释了德被苍生的所有内涵。

    一进过后就是假山石洞,放眼石洞的上楣四个字:天理人心。走过后再回头看,则石楣上又刻着慎行二字了。看后,真是让人回味不已。走过后到了二进,就是是大青楼。大青楼后是三进,小青楼。大青楼,是帅府的主建筑。

  帅府之,指的是大帅张作霖和少帅张学良。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东北的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页。张作霖虽兽医出身,但其人极睿智有政治头脑,所以才会在军阀混战中,成为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学良则不然,倘若张学良年轻时去世,那他留世的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的恶名;倘若张学良中年之前去世,那么他留世的则是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可是,没有倘若,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这么一举手一投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完成了他民族英雄的美名。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重来重演,张学良就是张学良,他的功过是非,虽于今早就尘埃落定成为历史,但他对扭转中国历史所做的贡献,足心让后人记住他并怀念他,过而尊敬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学良在台湾被囚禁多年,从未对蒋家王朝妥协过,这也成全了他的气节和英名。

  如今的帅府,那些当年辉煌如今略显陈旧的摆设依旧,可大帅少帅,都成了历史中的人物了,再也不能回来。也庆幸有这样一座帅府,让后人得以更多地了解当年的张氏父子,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一些历史风云的脉搏。在帅府中行走,我总有种错觉,似乎大帅就坐在哪个能将整个帅府都纳入眼底的角落里看着我,似乎少帅正风度翩翩地从我身边走过……应该说,帅府内的特什,在当时极超前,是种奢侈,就算现在看这些略显过时的摆设,还是感觉到它们当年逼人的豪华和现在依然存在的贵族气。

  穿过帅府的石山,入眼是大青楼。没有导游解说的疑惑里,大青楼、小青楼的名字,我着实未解。里面布置的极是大气奢华,这也难怪,毕竟是当年东北的总瓢把子,自然不能太低调了。里面有关于当年奉系军阀的相关人物事物和帅府家庭成员的介绍,有相关书画等,更让人欣然的是逼真蜡像人物再现。大青楼、小青楼之后,一转一过的步行过程中,就置身于帅府后花园中。帅府的花园,非常气派,有流水、有假山、有凉亭,石径成趣,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玉兰。可能真的是缘吧,我来的时候,玉兰开得正艳,让人惊艳的。,褐色玉兰有种病态的美,粉白色玉兰还比较清丽,我最喜欢的白玉兰,此间却没有。因看到玉兰花,又无端又想起赵四来,这么大的一座帅府,赵四却不在其中,为何?

    在出帅府北门之前,是处素白色镶嵌金字的影壁墙。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景点,北门之外,如向帅府内看,就会看到如此显赫的烫金大字,双面都有字,不但代表着财富和权力,更代表着原来此厢主人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也就是说,当年的权势和财富,还不是大帅和少帅的终极目标,幸福二个字的上下限,永远没有尽头。这,何尝不是今天的我们为寻找幸福而奔波的理由?

  出了帅府北门,就到了赵四楼。赵四楼虽不大,但内里颇富女孩家儿的味道,琴棋书画、老式发报机等,走廊张贴与赵四有关的图片,这里其实并不特别,也可以说很寻常,但不寻常的是这里曾住着赵四小姐。于凤至何其冰雪聪明的女子,能当张学良的大姐多年,在看到赵四的时候,她其实就会明白张学良心里爱情的天平,位置如何。可是她不说破,以自己的善良和对婚姻的执着,遣人盖了这栋赵四楼。赵四在奉天期间,终是没能大大方方住进帅府,只能像金屋藏娇似的,住地帅府旁边的这坐小红楼中。聪明如于凤至,毕竟也不能避得过命运的安排,多年后,她还是被动的让位了。而帅府、帅府旁的赵四楼,就成为奉天城中一处别致的所在,带着抹爱情的意味,耸立着,迎接后世对爱情有所憧憬的人儿来瞻仰来拜会、来领悟来评说。

  从赵四楼出来之后,走二十余米路,到了边业银行。边来银行是来帅府不得不看的一个亮点,当年东北的财政大笼子,就在这里。进入边业银行,先是和我们今天差不多的营业大厅,里面全是民同期间的布置场景和人物,阔先生阔太太们来这里办理银行业务,接待的营业员则认真给他们服务,无论穿着打扮还是环境,都有种时光倒流的强烈错觉,让人怀疑究竟置身于何处。真正的边业银行,共八厅,里面关于各种当年的实物再现,和古今中外的货币渊源,使人眼花缭乱,大长见识。尤其其中的财神厅,厅内全是金色装置,金光闪闪,高大让人仰视的财神像,如同一个金子的世界,金色大钱铺地,因其镂空的中心和边缘,地面呈不平势,走来真是令人震慑到极点。孩子对帅府和边业银行的一走一过,显示出特别的兴趣,较之于沈阳故宫,这里更像一个活的世界,会说话的地儿。

  什么都是过眼烟云。辉煌还是平凡,都不能永恒。真正的历史,历史上的大帅少帅,早就被后人盖棺定论了。幸以帅府的存在,让后人游览的同时,感同身受地享受着一份思想的盛宴。更让人深思地是,人生的帅才、机遇、天时、地利,各厢交融的注定里,与命运博弈的对峙里,故事背后的某些精彩,我们领略了几分?借鉴了几分?(2012.5.2

 

沾衣欲湿杏花雨

 

    僧志南有诗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东北的四月,正是欲湿心情的季节,携着梦,去淋一场久违的杏花雨,在我,觉着就是种实足的幸福。去周家看杏花,在我是突发奇想,只身前往的瞬间,因为雨雾,忽然对自己潜意识里于杏花的向往和困惑,矛盾起来,交织着怎样的情愫呢,我也说不清楚了,也许,我所奔赴的,不是杏花,而是我心深处藏着的一个梦,一定是这样的。听闻杏花节声势极大,美得眩目,18万株杏树美到令人窒息是可以想象的吗?而我,怎么想象不出那种美呢。是的,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杏花会开成那般磅礴气势,所以,好奇地去看个究竟。雨正得不大,有种氤氲的味道,更似一种复杂的心境。坐在车上,我还是在想,杏花到底会开成怎样的妩媚呢?

  没有小楼,没有一夜听风雨的梦境约伴,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女子,便凭空多了抹求而未得的诗意色彩。想与卖杏花的伊人相遇,看来是奢念了,好在,也没遗憾。到了周家,从车站抄小路步行至周家水库,一直往前走,拐个弯,据说就会看到那片心仪已久的杏花了。撑着伞,撑不住满怀的期待,为自己这种少女般雀跃地热情感到不可思议。周家水库的景色,极美。四周环山,因着雨天,有弥漫开来的雾气,分明人间仙境,更让我爱煞的是水库边的野枣树,枯枝上固执守望的红枣,经历一冬天的风雪,竟然还是那么红,虽然干瘪些不复当初的丰满,但这种守望,让我感动了。如果是我,经历尘世的千劫百变,我还会不会像野枣一样安然详和,不为周遭困境所惊?我想,我是做不到的,因此,对枯枝上的野枣,投以深深敬意的一瞥。

  杏花湖畔杏花香。心里冒出一句诗来,原因不过是不喜欢周家水库这样的名字,北方对如此宽阔的水域,总是叫不出浪漫的名字来,南方则不然,像天目湖、东湖等,只要一片水域豁朗处,总被冠以的字样,无端有了种温柔的氛围。而我,较之于周家水库这样的名字,是藏着极大不喜欢的,哪怕叫它周家湖也好过周家水库这样俗气,但真正让我给周家水库起个名字的话,我想叫它为杏花湖。湖边新修的路,向山里蜿蜒而去,带着种引诱,乡村风情的醇朴,是我一直不曾忘怀的。未行到水穷处但顺山势一拐,天哪!眼前群山相连,漫山的白,这白并不是纯白,而是混着种居于尘世的稍带抹黄的白,那黄色,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趁着雨雾,皎皎杏花,如含羞少女,以未见过世面的小家碧玉样,呈现在我眼前,让我心生怜惜。

    素服天香自绝尘。说的自然是杏花,她娴静温婉的个性,与四月匹配,与我的心情不谋而和。放眼大惊,倾城倾国的,怎不是这雅而淡泊的杏花呢?而她,何曾计较过这些浮名尘欲?她只是用纯情捍卫着生命里永恒的那抹本真。我呢?我的本真,尚存多少?甚嚣尘上的大千世界里,我还似一朵朴素低调的杏花吗?对周家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本能的因18万株杏花,生出钦佩来。真不愧周家镇推出的这辽南杏花节了。四周的山上,全是这样灿烂的杏花,一片花海,却让人心神宁静而不浮躁。原来,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而不俗,或者说超凡脱俗。贪婪地欣赏着杏花,走近、走远,怎么都不能看够。多日来的疲乏,在杏花的注视下,化为乌有。心情也轻松极了,整个人像换了心似的。心里低低着声音对杏花、也对自己说:这是远离尘世的地方,这是让心彻底安静的所在。谢谢你们,杏花,让我找到久违的自己!山里的杏花,并不寂寞,来此看杏花的人,多的很。有营口的,也有鲅鱼圈的,还有外地的吧,车和人都没被雨隔住,包括我在内,我们都为了杏花而来,都想一饱眼福,一览杏花的清丽模样,非好色,实为爱慕而来。也有赏了杏花去林中挖野菜的,也有如我这般单纯看景的,也有情人来此寻找诗情画意的。只有我,守着我的梦,守着不曾舍弃的爱,来会我的杏花仙子。

    撑伞行于山路,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杏花香,让人沉醉不已。路上遇到专程来赏杏花的驴友,便远远跟着陌生的男子后面,不然山谷太静,我喜欢感知到有我之外人的气息,和着空欲鸟鸣,还有漫山漫野的白,分明一场杏花的盛宴。杏花一点都不内敛了,它张扬着,这种恣肆,非但没损害她的恬静之美,还增强了杏花婉约中的豪放个性。怎样的仙姑,对尘世恋而不纵,爱而不卑,这才是我爱她的真正原因啊。走走停停,下着小雨,兼雾,根本无法拍一张满意的照片,于是选择了放弃,把美景收藏于心也就够了,何必强求摄为照片呢。形式和内涵,对我柔软的内心的触动,孰重孰轻,是极易分得清的。而我的爱,我特意来寻杏花的这种痴,会被杏姑取笑吗?那些于山间采野菜的身影,会同山间的杏花、山谷的微风,山旁的湖水,都成为一种鉴证,鉴证什么呢?杏花不说,我也不说。

    水畔杏花开。摄一帧雾中的杏花漫山照,我的魂儿也被山谷摄走了,觉着自己是那样清盈剔透,骨子里的某些压抑,倾刻间烟消云散。这种含山带水的环境,正适合杏花在此修行。岁月的经纬编织了杏花的梦,经梦到现实的路,杏花早看穿看透,唯我,在求索的路上,懵懂无知的行走着,时而迷惘时而清醒,时而微笑时而惆怅,我想让这漫野的杏花帮我指明路向,告诉我,生于世的诸般隐喻,如何能早日修成人生的正果,而不是枉自叹息于光阴的路障。杏花,啼鸟,新绿的柳树,在杏花湖里成为另一种朦胧的倒影,映衬杏花湖中的,还有我渺小如斯的身影,检点我的昨日,清晰的重现中,我终于在杏花的含笑眼光中,知晓我负重的根源,在于我太过看重了尘世的某些,它们成为一种负荷,让我不能展颜,不能轻装上阵。如果心灵的解脱,是杏花对我无意给予的禅,我真要感谢这次周家行了,感谢这漫野的杏花。倘有来世,我愿意化为一株杏树,在适合的时节里,也开出这些淡而明智的杏花,不多说教,只是安之若素地绽放,倘如此,也是我生命轮回的最大福份了。(2012.4.22

[发布时间:2012-07-09 16:12:36 ] [阅读次数:1534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