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乔英军诗作九首
·傅瑜诗词十二首
·冬吟金陵
·李家平诗词一组
·滨城诗社国家公祭日作品专辑
·又一春诗社诗友作品选
·二十四节气
·滨城诗社2024年11月社
·高山七绝两首
·徐生元诗词两首
·新农村
·山南诗社2024年11月社
·蟠龙诗社2024年10月社
·山南诗社2024年10月社
·程友松诗作一组
诗人散文 首页 > 诗人散文   
十月小阳春

十月小阳春


李孟仁(辽宁营口)


今年春起,高速公路铺到长白山脚下的二道崴子村,村边新建起一个为铺路配套的混凝土拌合站.这里是山区,青山绿水,天高云淡,门前一道清溪叫苇沙河,据说下游流进浑江。退休一年多的老李头从五百多公里外的海滨城市来到这里打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和退休后能有一份事做,大半年来心情一直不错。

他年轻时是个很自信的性格,可到了晚年变得倔了。刚刚退休时,还以为自己踏遍青山人未老呢。想找份工作却几次碰壁,去应聘,人家都嫌年龄大,找熟人老板,说他退休前是个小干部,没法让他当下属。老李头叹息自嘲:自古才大难为用。焦躁一阵子后跑到这里来当收料工。有了工作,心情也好,特别是他一直没在山区常住过,整个心境好像全部都融入了大自然的美好之中,看什么都新奇好看,夏天漫山遍野的绿色就不用说了,到了深秋,山上的杨柳榆槐以及各种松柏树,脱掉了清一色,显出了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和黄色,特别是枫叶的火红,间杂其间更为耀眼。原来只听说过春天山花烂漫,而这被当地人称作五花山的秋景,在他眼里简直是太神奇了,他想,可惜我不是画家,我要是画家,一定能画出一幅名画。又一想不对,画家也不一定能画好这么美的美景。

秋去冬来,转眼过了霜降节气,时髦的女人已经穿上了貂皮大衣.首场雪下得很大,白天气温也降到了零度以下,地面开始结冰。工友们开始议论什么时候冬休,明年老板会不会再用我们了。说者无心,他却听者在意了。冬休很正常,明年会不会再有机会工作就不好说了。年龄最大,工作量最小,私人老板是很计较用工效率的,一旦减少用工,我会不会是首选?心情随着工友们的议论和气温的下降也开始降温了。原本看着美好的山色风光也不美好了,初冬时节,除了松树之外其他树种都落光了叶子。虽然落木萧萧,由于心情好,还写了一首咏松:笑看秋风摧落叶,当值大雪挺青山。可只几天,心情骤变:寒风鬼剃露秃斑。

说来也怪,这几天天气忽然转暖,连续的阳光明媚,夜里的气温都回到了零上,地面的冰化了,厚厚的雪也化了,当地人说这是冬天的小阳春。说是小阳春还真有点春天的意思,一天中午,忽然发现阳面的门窗、建筑物上忽然落满了数不清的瓢虫,(俗称花大姐)人身上也落,还顺衣服缝隙往里面钻。傍晚气温一下降,就不见了,第二天又是如此。他对瓢虫从小就有不错的印象,好像小学老师讲过是专吃蚜虫的益虫,所以也很爱护他们,但这么成群地出现是第一次见到。当地人说,瓢虫秋末就入蛰(冬眠)躲到山上的石砬子缝隙里了,今年小阳春气温回升的高,它们以为是春天到了就成群地飞出来了。

小阳春,小阳春。气候的小阳春使他心里也回暖了,如果把人生的舞台比作四季,那么我现在顺着轨迹走到冬天了,本该冬眠,并在冬眠中老去。可眼下这份工作会不会是我人生舞台的小阳春呢?管他呢:明知再绿时光短,也乐峥嵘几刻春,他颇自我满足地又写了两句。加上这两天老板几次表扬他工作认真,希望他能干到三年工程结束,他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小阳春,好像是第二春了。

好景不长,气候的小阳春还没过去,心里的寒冷倒是先袭来了。这天儿子来电话,说今年干到冬休时就直接辞工吧,孙子该上学前班了,需要他负责接送。撂下电话,一半是高兴,一半是气恼。高兴的提到了孙子,孙子很乖,临来时还送一个小陀螺玩具给爷爷,说想他了就拿出来玩玩;气恼的是这是儿子在给老子分配任务,同时也是在拆掉自己的“事业”舞台,而且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返回舞台了,他心有不甘。无处发泄气恼,就和工友们诉苦,没想到引来一顿嘲笑,说他退休那天起就已经退出事业舞台了,你过去做小干部是职务上的白领阶层,你现在工资卡都在儿子手里,是给儿子打工,是收入上的“白领工资”阶层,就得服从人家的分配,别再自寻烦恼了。正生气呢,一只瓢虫顺衣领钻进前胸,他恨恨地伸手掏出来,恨恨地往地上摔,想用脚把它碾死,可那只瓢虫未待落地就抖抖翅膀飞了。看着飞走的瓢虫,他一声长叹:什么小阳春,天不佑我!社会舞台用年龄淘汰了我,儿子又要用孙子淘汰我。管他是社会舞台还是家庭舞台,现在我是自由之身,没人管得了我,我要自己给自己搭个舞台,想唱哪出唱哪出。

这天晚上他失眠了,他问自己,同样的山,同样的树,同样的风景,怎么会有不同的印象呢?沉思良久,他忽然意识到,原来是景在心中,心态好,不论在哪里,在什么季节,周边是什么环境,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心里有小阳春,眼里就永远是春天。

[发布时间:2017-01-24 18:41:03 ] [阅读次数:1715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