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王国钧诗词一组
·女子诗词学会2024年3月
·晓春残雪
·刘玉法诗作两首
·蒲亮亮诗作两首
·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孤雁出群格”与“孤雁入群格”——诗词中的正觉正念

王泳鱼


诗三百,诗无邪。诗发乎于心,不吐不快。北京的一位学者告我。诗是写给自已的。也就是说,诗不是为了参赛获奖,和证明自已的诗实力。而是自我排解的渠道和方法。
作者的强说愁,和华丽词藻的堆砌,都是显橾现象。中国的诗书画印曲,都讲圆润,含和,含蓄,隽永。力主中庸。佳作都是沉着,痛快。朱彦先生的悼领袖诗。一箭中的,抖削繁冗。避开常论:
均分持久岁时深,两部文章写到今。
中国精神何处在,红旗高举是人心。
他是说,毛泽东把土地均分给穷人。持久战文章,拟定与强敌日寇血战,岂能亡国亡种。中国时至今天,实践证明共产党是伟大的。毛泽东是对的。只是没有直说。政治诗难写,即要扣住主题,又要变开常论。摒弃概念化。读这样的诗书,让人识得蹊径,不无所得。
诗词中的咏物,抒怀,颂时,应当正大气象。正知正觉,温柔敦厚。先修其人,再振其声。循理不逾逻辑,才能说服自已,娱悦他人。
现代人写诗十病
六不和尚
这是一篇旧文了。现在和尚虽不会写如此尖刻的文字了,不过内心对诗要求还是很严格。和尚一直信奉一句话:烈士肝肠名士胆,杀人手段救人心。但是,和尚很讨厌哪些诗词速成法的教学模式,那和八股文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这里不会教你套路的。
和尚讲写诗,最看重的就是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多读书,多推敲,多体悟就什么都有了。坚持看书,是和尚多年的习惯,也希望诗友们能有这个习惯。
(1)咯眼:化用痕迹太明显,或者直接借用前人句子。看上去,抬头一个熟人,就是想不起来丫是谁。迷迷糊糊让人有穿越的感觉。
(2)粘牙:就是用词用句读起来非常拗口,憋气。即便很合律读起来也不舒服,用词搭配怪异,造词造句,读起来像吞沙子。
(3)涮嘴:方言,意思是寡淡,没嚼头。指写的太过简单平淡,没诗味,没韵味。写的流于表面,像顺口溜。
(4)花心:表述不清,主题不明,通篇不知所云莫衷一是,不能自圆其说,前后矛盾,不合常理。
(5)空腹:指表面用词精致华丽,但是没实质内容,说话不直接,比如:雪非要写成六出,酒非要写成杯中绿之类的套古的句子。
(6)瘸腿:就是说一首词或者诗,有对仗的句子,上句和下句不匹配,意境上有割裂或者不搭调的感觉。对仗句只有一句好看,其他是在凑。
(7)赤脚:语言粗陋,不合律不押韵,混不吝四不像。不像顺口溜,不像打油诗。也指一切自度曲,自创体的诗词。
(8)蛋疼:布局混乱,词句俗套,看第一句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读一遍什么也记不住的句子。
(9)六指儿:为赋新词强说愁,刻意拔高感情和境界,不生活化不现实的句子。
(10)老年腰:诗词无骨,偏偏又老气横秋,脆弱易碎,或者关节处生硬。也指一切老干体的诗词。
我,你的诗词不会再迷路         孤雁出群格
---选自诗词微塾
“孤雁出群格”是诗律范畴的概念,又称为借韵。在近体诗中,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入韵,其韵脚处用字不一定与以下其他韵脚处用字处于同在一部,使用邻韵字也被允许,这就叫做“孤雁出群格。而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
格律诗的首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出群格”(或称孤雁带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带着一群黑雁振翅高飞)。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或称孤雁混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混入一群黑雁一起振翅高飞)。
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沿用这种说法的今人诗家,如张皓先生在其主编的《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星汉先生在《今韵说略》一文也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
示例一:以林逋《山园小梅》诗为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撙。”
此诗首句韵脚用的是先韵,而园、昏、魂、樽的韵脚则是元韵字,首句借用邻韵,便属于“孤雁出群格”。
示例二:《访戴天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东韵)桃花带露浓。(冬韵)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冬韵)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冬韵)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冬韵)
示例三:《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韵)远近高低各不同。(东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东韵)
孤雁入群格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入群格”不常用;但是,诗人因为激情澎湃,为了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一时在本韵部里又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不得已之下,借用邻韵部的字眼作为全诗结句的韵脚。所以说,“孤雁入群格”是一种不常用的“格”,但又是某些诗人在某些场合不得不用的一种“格”。
律诗孤雁入群示例一:鲁迅的《无题》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此诗末句韵脚“衣”,上平五微,而其他句韵脚(时、丝、旗、诗)属于上平四支,末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入群格”。
律诗孤雁入群示例二:黄景仁的《言怀》
听雨看云暮复朝,谁于笼鹤采丰标。
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销。
静里风怀玄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
可知战胜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浊醪。
此诗末句韵脚“醪”,下平四豪,而其他句韵脚(朝、标、销、潮)属于下平二萧,末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入群格”。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虽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两种“格”不可以在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同一首诗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是不允许同时并用的。原因就是:律诗称为“四韵诗”,它要求一首诗至少使用同一韵部里的四个韵脚。如果在一首诗里,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那么,这首诗同韵部里的韵脚只剩下三个了,显然不符合“四韵诗”的概念界定。
“孤雁出群格”与“孤雁入群格”同样适用于绝句(五绝、七绝)。先举绝句运用“孤雁出群格”的例子。
绝句孤雁出群示例一: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首句韵脚“纷”字属于上平十二文,二四句韵脚(魂、村)则是上平十三元,首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出群格”。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儿,上平十三元韵部中的某些字,和上平十一真、十二文互为临韵,另一部分字,和上平十四寒、十五删、下平一先互为临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是与更古老的韵有关,另外还有几个韵部和这个韵部类似,不多说。
绝句孤雁出群示例二: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首句韵脚“峰”,上平二冬,而偶数句韵脚(同、中)属于上平一东,首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出群格”。
绝句孤雁出群示例三: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此诗首句韵脚“降”,上平三江,而偶数句韵脚(章、香)属于下平七阳,首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出群格”。
绝句孤雁出群示例四: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诗首句韵脚“儿”,上平四支,而偶数句韵脚(啼、西)属于上平八齐,首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出群格”。“儿”字在有的版本在上平八齐韵部中。
绝句孤雁入群示例一:元稹的《行宫》,一说王建的《故行宫》
寥落故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此诗末句韵脚“宗”,上平二冬,而其他句句韵脚(宫、红)属于上平一东,末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入群格”。
绝句孤雁入群示例二:范成大的《呼陀河》
闻道河神解造冰,曾扶阳九见中兴。
如今烂被胡羶浣,不似沧浪可濯缨。
此诗末句韵脚“缨”,下平八庚,而其他句句韵脚(冰、兴)属于下平十蒸,末句借用邻韵,属于“孤雁入群格”。
临韵是针对旧韵(一般指平水韵)来说的,新韵没有临韵。简单的说,就是在平水韵中属于不同韵部,在词林正韵中属于同一韵部的那些个韵(字)。简单说一下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分上中下三卷,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这十四个韵部包含平声、仄声(没有入声,入声有单独的入声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有几个韵部的平声是没有临韵的,如:第九部、第十二部、第十三部。韵部后加“[半]”的表示有大概一半的字属于该韵部,用这样的临韵要看仔细了,记不住就查一下,免的用错。

[发布时间:2021-02-21 09:27:23 ] [阅读次数:914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