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曾林七绝两首
·黄曼妮诗词两首
·武发俊七绝两首
·王建华诗作两首
·赵彦久律诗一组
·谷雨
·为老同学黄明山所摄鱼塘前芦
·枫叶
·收获之秋
·宗德善律诗三首
·傅瑜七律小辑
·乔英钧诗词一组
·
·李家平诗词一组
·周军民律诗一组
诗人论坛 首页 > 诗人论坛   
开喉一啸 万帐在前——《微风徐来》序

开喉一啸 万帐在前

《微风徐来》序

 

近读张瑞《微风徐来》,虽诗词一集却感慨万端,不禁唏嘘者,如一缕清风,洗人灵襟乃尔!于是把卷细读,飘飘如阳春白雪,藻洗精神;洒洒似风花一片,香熏四野。或以天文察地理,人文观天下;或以小我托大我,主观映客观,无不悠悠境界,妙笔文章。

 

以品格观之:冲淡清远。 “年年至此待君看,岁岁何曾与尔秾。明日再来须笑对,并无香气并无踪。”(《樱花祭》)以“无踪”应“尔秾”,呼应主题,突出“祭”。诗祭樱花,人敬自然,以冲淡之法高举诗词风范。此风格者又如《咏雪》:“暗雾起苍路,夕晖落大荒。山川皆本色,何故自茫茫。”以对面法出之,写雪不言雪,偏言“夕晖”“大荒”,如此反衬,格清意远。“清风真有力,弊垢已无痕。借问黄花后,何来报春人?”(《迎春花》)以反问法结裹,不着痕迹,自然蕴藉亦不失冲远。

 

以气脉观之:率真任性。似有一种豪情在胸中震荡,眼前流淌:“九州通楚地,一念大江流。鸿阵青云志,白衣黄鹤楼。冠毒犹肆虐,华夏尚同愁。三院收瘟疫,四方待故游。”(《战冠毒》)以气贯势,以势御诗,趋激情于豪迈,乃《微风徐来》之本色也。“忘却凡尘三万事,新增天下九千年。”(《游柏林禅寺有感》)理寓气中,禅在情里,法藏心内,似清流一股顺势而下,滔滔而去,一篙可以回万牛也。他如《夜归遇乞人》“我生善举积金币,撒落人间学赵公。”《六月六日夜记》“快慰一骑千里去,揽怀双鬓六分霜。”皆纵情笔墨,飞扬人性,快意人生云尔。

 

以文字观之:似在眼前。“拈花古意依稀笑,题壁新诗仔细分。我是东涂西抹惯,仰头天外有天真。”(《柏林禅寺记》)殿上有拈花微笑,壁上有新诗待题,如来当前,一抬头天上是天,今我东涂西抹,岂一个真字了得!俗语即近,犹在眼前;禅心至远,大而无边。 “袭取秋滋味,人心两所思。跳出三界去,便有四方来。”(《相思》)用俗家语解禅家法,禅家法解平常心,看似随意而为,实则朵颐之间,大快千里。

 

以人性观之:回归自我。张扬个性、超拔理性、回归人性三种境界表征在《微风徐来》中。“忽觉细雨化尘烟,便弄黄花雕玉兰。今古充庭三万卷,史抄寥廓五千年。何为风月一时会,从未利名两成全。白日无多夜几许,既要吟唱又要眠。”(《秋分夜读》)发感慨于清夜,寄幽深于案牍,古人兴怀,今人兴叹,日就月将,时不我待。“既要吟唱又要眠”将人生与生命推向空远。“阴云残月夜,独步异乡人,试问天涯客,谁心共我心?”(《有感》)带着灼灼真情走进审美殿堂,以炽烈情怀游动于字里行间,拌着心灵轨迹,投入到人性回归中。“问”字“心”字昭然若揭。如此回归者还有《江南梦歌》:“走一下古道岩花,看一眼溪流人家,竹筏斜照残阳下,饮了清茶,醉了年华。”在恬淡中感悟生命、体验人生,“梦”、“醉”二字抒写生命超然

 

以家数观之:守正守根。本色与行当于举手投足间透出:温柔敦厚、思无邪、诗言志、诗缘情、诗载道以为发端,大唐气象以为楷模,风骨神韵格律以为宗室,忠孝礼义以为渊薮。“万水千山才送凉,九月九日正重阳。银丝增色七十岁,祁向青松绕鹤祥。”(《重阳敬母》)以孝子之心承祖宗之法、文明之根。”字珍重,发于笔端,源于心底。如此缘情亦守正守根之要:“昨夜四更鼓,今朝双目空。谁堪其内味,唯在明月中。”(《念妻儿》)情在善中,善在爱里,唯至情至性与大善大爱者,方称诗之根也。“空”字深入,无理而妙;“鼓”字生动,无声而响;“明月”有情,无端而起。

 

以志向观之:立心立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刻以为铭,引以为诗,岂不言志载道乎! “饮冰餐玉三千岁,泣血抱璞四十年。已废风骚聪慧地,却怜世故奈何天。光阴不废才为贵,大业以恒德必先。而后当学横渠句,余生不作愧先贤。”(《志》)已明其心,已述其志。心存于天地之间,志立于生民之所,不亦肩头责任笔下波澜乎!三千岁”文化传承,“四十年”思想熏陶,如“德”如“恒”,以“入世之旅”蹈先贤之志。如此表达志向者,尚有《一介狂夫》:“双手开云月,一夫点乾坤。江山因我在,处处放歌人。”激情融入志向,不见刻意安排,却已醒彻照人。乾坤”之大,“江山”之远,都在“放歌人”一念之中。

 

以意度观之:至深至远。深度是文学艺术生命线,诗人之最大追求。求深之法全在以眼观之,以意度之,以心向往之。“两地生霜鬓,一轮照我心。且观高速上,尽是夜归人。”(《月夜归京》)因“霜”生月,因“月”生“归”,一步拈连,步步深入,直抵阔远之境。诗欲深远,必胸怀家国,意寄苍生,其《元旦》便袒露这种襟怀:“捻指春秋犹未忘,漫空败叶正堪凉。笑谈经纬几樽酒,且为家国一滥觞。”“未忘”“堪凉”“笑谈”融家国情怀、历史沧桑感、忧患意识于一炉,诸多感慨都付一唱之中。向深度进发是主题所需,也是开拓眼界境界所必然。“奈何秋夜独来早,方解枝头日日喧。需看死灰一尺地,当惜生世三万天。”(《秋蝉》)借秋蝉之物发吾我之叹,“喧”字勘破,“惜”字提醒,“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生托寄于表里之间送往遥深之地。

 

微言大义如春秋之法;风赋齐吟似六义之端;徐疾于心手,来日于可追,因以《微风徐来》结集。张瑞《微风徐来》根植大地,书写人生,以崭新之审美体验展现世人,馈赠来者。期望继续参悟人生、感悟生活、提炼精华,深入挖掘内涵、营造意象、抒展境界,用更多更好作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开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最深沉之觉醒。

 

           辛丑清明朱彦于通州听心斋

[发布时间:2021-06-26 19:54:24 ] [阅读次数:638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