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河诗词网 投稿邮箱:ykzb2008@126.com
诗词作品
·高山七绝两首
·徐生元诗词两首
·新农村
·山南诗社2024年11月社
·蟠龙诗社2024年10月社
·山南诗社2024年10月社
·程友松诗作一组
·无题
·叹秋
·念奴娇·无题
·刘孝明诗作两首
·李玉凤律诗三首
·隋祥云诗作一组
·傅瑜诗词十首
·乔英军诗词一组
诗人散文 首页 > 诗人散文   
刀起刀落


朱  彦


    唤醒蟠龙山上的夹砂陶片,淘洗战国时期的燕国“明刀”,一阕词调在2500年后被曾经埋过它们的地方吹响:“听钟似啄,打马如喑,何曾击鼓画角。柳叶磨刀时候,一亭萧索。谁知百亩上下,尽教风、染成斑剥。鸟醒处,正秋光、几树被花吹落。    抖起人间魂魄,来与你、商量万家城郭。一片朝阳,唤取一衫燕雀。苍龙欲耕细雨,问林山、可有寄托?却闻那,漱玉濯泉为操作。”——《声声慢·记忆蟠龙山》。


    打扫被燧烟熏黄的画卷,打捞被菱镁淀白的题跋,一双颤抖的手把羞涩的脸庞埋进蓝色的胸怀。 

    那一年,山以沉重的脚步,敲响耳坠上的铃铛,往风未曾吹落的地方,挂上一颗被海水淋干的冠珠——蟠龙山生态休闲广场。

    一条没有爸爸的小街,一道没有母亲的荒石坡,连同破烂不堪的兄妹,一家人在灰暗色的槐花路上残忍地生活着,度日如年。

    朝阳寺的钟声敲了多少个春秋,这里的人们就沉睡了多少个春秋。忽有一天,庙里的钟声被动迁的马达和开山的炮声吞噬,一片狼藉的山麓被鬼斧神工的作者琢磨成一阕小词,词牌的名字就叫《声声慢》。人们徜徉于《声声慢》中,抚摸黑松白桦的体温,吸吮从鸟嘴里吐出来的花香,踏着被山光水色蹂躏的脉动,吹着用芦管制成的情词小调,向龙蟠龙起的地方,沉缅物我两闲的小城岁月。

    从石山线挺起胸膛的官马山到被高墙包裹着的朝阳寺,稀疏的荒石羞草不再叹息,商人热衷开发建设的时候,早醒的城复苏了对绿的渴望。那阕《声声慢》的作者,后来小城的诗词学会会长,当时的建设局局长曹林昌与常务副市长尹成福摆出了诗人的架端,唱着“但存一寸绿,留予子孙荫”的幕曲,以“见缝插绿”的生机与“见缝插楼”的商机相搏在“绿”与“楼”的较量中,绿战胜了楼,生态之轮碾压城市之辙,驾驶着知觉,拆墙透绿、扒房植绿、移石铺绿,涌向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蟠龙山生态休闲广场建设始于壬午之春,兴于癸未之夏。槐树生花时节,满园白紫骑上老墙之头,一袭黄蜂舞落花溪之畔。80公顷山地、16个景区托起一轮明月,啣着人文景观、绿地景观、森林景观三大音符,连动城市心弦,伴合着凤鸣龙舞、莺飞草长的季节。

    《易》曰:“剥极而复”。剥者一阳在上五阴其下,从录从刀,寓生态可危之势。复者阴下阳生,生机萌现,寓重生再造之理。剥复者,刀乃其体,斩乃其用,剥复便是蟠龙山生态休闲广场改造的第一刀。

    在山色摇碎朦胧,风依旧吹,雪依旧飘的那天,小街唤醒了寂静,各家摊铺、门房、杂货堆、青砖小院的大门多了张带有浆糊味的《动迁通知》,山坡上住惯了的人们还没来得及抻懒腰就伸长脖子,一个字一个字的趴着看。打这时候起,刀举起来了,不是砍向人们的脖子,而是山里边的建筑。从蟠龙山的西坡到官马山的东麓,片瓦搭成的板房小屋,铁丝网合成的游乐场所,晨昏打点的餐店卖舖,带有腥臊味的山间小路,被抓斗铲车高高举起又重重落下,同躁动的人流、嘈杂的喊叫声一起消失在它们的轰鸣中。扒掉5万平的房屋建筑,清理整平20公顷的山前坡地,这一刀,通透视野,快斩乱麻,从它的背上拍出一阕毫不拖泥带水的《声声慢》。

    诗曰:“草色连云角,山光接地心。过桥水流近,播雨气机深。五亩龙池水,三春果树林。石前还有路,九转到花阴。”在弃置的荒石坡、推到建筑物的基地上,破石填土、栽树种花、铺草植绿、筑池蓄水,这便是生态改造的第二刀。

    苏醒的风踩着民工的脚步,用粗糙的工具敲打出《声声慢》的第二拍。黑松林在一道山坡上用多情的笔墨织就游人的情致,一丛丛参天之树,盘桓于山间小路,浓绿处,似王母之裾,遮住夕阳一片。花草园千呼万唤,在春天的簇拥下,从游人的嗅觉里流出一片芳香。一脚踏入,自己也被融进这红与绿胶成的颜色里。20万块火烧石铺成的广场,3000株桃李妆扮成的果林,满天星斗编纂成的花甸,小桥,流水,孔雀,老年舞,跳动着由夕阳晨辉伴奏的愉悦,连同茶思饭想,一起爬向《声声慢》的脸庞。

    《象》曰:“水火既济”。坎在上离其下,抱阳负阴,水火相交为用。水者龙腾之用,火者乾阳之体,水之沉隐、火之升腾衍化着龙的德行。龙壁就是以火的德行、水的拍节演绎《声声慢》,舞动生态改造的第三刀。

    虎胆贴山出,龙须面壁开。一道龙图盘绕山的梦想,九曲回廊流淌山的垂涎。抬起沾满朝露的脚步,踏向被刀削成的“九龙壁”,看龙之水火,慕刀之锋芒,叹小城之春秋。壁上九龙在水与火中呼喊中国的名字,记忆九州的往事。九为乾为阳,天之德也,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九龙之行,极天地之变化,纳水火之形势,笔蘸山的精髓,书写远古文化的魂牵梦绕。

    在水与火的沉寂中滋养,水与火的交融中生成,水与火的鼎沸中升发。水火未济是龙的过去,水火既济是龙的现在与未来。九龙壁把过去、现在、未来加盛在一个盘里,让人们品尝、咀嚼与思考。沉默的语言和冷静的叹喟一齐浸泡在炽热的目光里。这目光,凝聚着三个段落:首段长30米,记录30万年前中更新世晚期猿人之活动,表征历史从原猿人向智猿人跋涉之文化,尚有金牛山、石棚古迹、迷镇山之考古与传说。次段长56米,象征小城人民与中华56个民族共同创造美好的今天,呈新楼林立、高桥长架、大道通天之势,蕴人杰地灵、麦熟谷丰、物华天宝之机。末段长50米,以大衍之数蕴意自然,通往天人合一之地。  

    百米龙图浓缩百代风华,一道青山蒸腾一朝紫气。在古与今、时与空的隧道里穿梭,映射我们耳际的,还是那阕刀起刀落的《声声慢》:建在18米等高线上的生态休闲广场,切掉6米高石丘,斩断150米长山崖,以心血造价建成中国最大的石壁,9000块载体和九条赤龙以九九归一的气象,奏响“水火相交,既济而成”的乐章。

    人们满怀喜悦的从兀岭旁呼吸春天的温馨,从山脚下采摘夏日的果实,枫树前看取秋天的红叶,铜壁前俯仰龙的图腾,喷泉前沐浴感恩之水。这是一阕献给上帝的歌。

    《彖》曰:“水火相息”。革为泽下火,离在其上兑在其下,水下浇而火上腾,相生相克之象寓天地革而四时成之道。此道唆使后面的人不忘“君子以治历时”,继续翻转《声声慢》主题,以“文化”标签驱赶“生态”之车,驶向“文化”之野,高蹈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进发的序曲,用华丽的手举起蟠龙山改造的第四刀,这一刀,风挟带着耳膜,拨向《声声慢》煞尾的一拍。

    蟠龙山现代文化产业园商业一条街包裹新一届人的眼界,打着“龙首商业街”的牌号,高傲地立于亘古龙脉上。它由生态休闲广场继续东扩,连着官马山麓一起打包成辽宁中部特色餐饮文化商街,餐饮、娱乐、文化、休闲、观光、购物;书画院、文博馆、收藏馆、国粹馆、奇石馆等等,如一条蟒蛇,懒洋洋地躺在山的肚子上。“一条街”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写上了新一届人革故鼎新的手记,同时以生态换文化,把《声声慢》拍到“见缝插商”的韵脚上。

    奇异的发端往往肇始于失落的灵感,美妙的创造往往孪生于忧患的理智。在刀起刀落间,在山和水的沉郁中,在人们凝重的脚步前,依然蠕动着那曲不能休止的《声声慢》。


[发布时间:2023-10-05 19:38:36 ] [阅读次数:1314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