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
“着题”即“切题”,是显露题旨的意思。题即题目,本义是“额头和眼睛”(《说文》:“题,额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诗的“着题”是指的内容与题目紧密联系,突出中心,表达主旨。“诗不着题,如隔靴搔痒”是宋代阮阅《诗话总龟》提出的创作观,意在诗要紧扣主题,不可隔着一层。元代方回把“赋而有比”的咏物诗称为“着题诗”,《瀛奎律髓》选唐宋体物肖形、语意精到的咏物诗组成一个单元,称为“着题类”,注曰:“着题诗,即六艺之所谓赋而有比焉”。“着题”是咏物诗的生命线,“赋而有比”则是“着题”的必要条件;“着题”在古典诗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着题”就是要切题扣题;着题之法,就是忌大不忌小,忌空不忌有;“着题”就是不脱不犯,不拘不泥;就是要融入亲身感受和真实体验。
杜荀鹤《雪》:“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 岩谷时闻折竹声。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题上雪,题下不见“雪”字,却句句不离雪,从光线、温度、颜色等侧面渲染雪景,表现题旨,如此“着题”,深得切入之法。
黄公度《悲秋》:“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这诗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全篇不见“秋”字,把情感物化为秋景,抒发情志,着入主题。
当代白玛娜珍《高原畅想》:“月老寺还新,经声入耳频。草原驰骏马,素玉压红尘。心静溪中水,神飞岭上春。闲持千古梦,把卷作诗人。”诗与题隔着一层,题上“畅想”,题下无一句是“想”,如此,便是“不着题”。
|